我的亞運故事(66)
應海松 林飛飛:“帆船夫妻”攜手助推象山成為“帆船之城”
“很感謝帆船這項運動,能夠讓我們走到一起。”“從認識到現在,我們的工作都是和帆船掛鉤的。”“帆船帆板,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寧波象山,有一對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兩口子都曾是浙江省帆船帆板專業運動員,因帆船帆板而結緣,人們都稱他們為“帆船夫妻”。
應海松、林飛飛正在檢查帆船。人民網 陳陸洵攝
1994年,僅僅通過幾個月的專業訓練,應海松就拿到省運會第二名的好成績,于第二年入選寧波體校;1996年,他又被選入省隊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正是在省隊,他結識了當時的隊友、現在的妻子林飛飛。
兩人一起訓練,一起參加比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省帆船隊退役后,應海松和林飛飛回到寧波體校,搭檔培養年輕運動員。林飛飛表示,當時他們的學生,有不少成為職業運動員,“我們帶出了6名省運會冠軍”。
應海松當年訓練舊照。受訪者供圖
如今,作為象山縣體育中心訓競科科長的丈夫應海松,與任職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體育管理科科長的妻子林飛飛都被選入了亞帆中心運行團隊工作,為競賽的順利舉辦保駕護航。
當得知今年的亞運會帆船帆板項目競賽將在家門口舉辦時,林飛飛很是激動。她說:“我們象山的松蘭山海域一年四季都有風,水流條件好,特別適合開展帆船比賽。”
“舉辦一場高質量的比賽,天然優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需要嚴謹細致的保障措施來支撐。”應海松表示。如何保障參賽選手在比賽時能夠順利判斷方向和時間、如何及時關照不同實力的運動員的賽場安全、如何在臺風天保障好賽用帆船等,都是工作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
應海松、林飛飛正在海上航行。受訪者供圖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出于對帆船運動的熱愛,應海松和林飛飛自2015年起,就主動擔起了普及帆船運動的任務。在兩口子的推動下,象山啟動了“帆船運動進校園”的活動。他們走進象山各地的幼兒園、小學,為學生們講授帆船運動知識。
“我們倆扛著帆船就去學校了,應海松負責演示,我來講理論。”林飛飛說。他們也希望能夠借助今年亞運的東風,把帆船這項運動普及到更多人群,把帆船運動連同“帆船之城”象山、寧波一起推向亞洲,推向全世界。
“希望在今年的亞運會中,中國帆船隊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我們會堅守在亞帆中心的崗位上為你們保駕護航!”應海松與林飛飛說。(陳陸洵、張乃文)
往期回顧:
我的亞運故事(60)丨伍佳惠:從專業運動員到亞運會裁判 秉持初心不斷前行
我的亞運故事(59)|曹向榮:助殘無礙 我的青春不止49.3℃
我的亞運故事(58)|郭錦涌:用“詩情之筆”為杭州亞運會“上色”
我的亞運故事(55)|高爾偉:保障亞運污水排放的地下管網“體檢師”
我的亞運故事?丨袁明坤:構筑“無死角”網絡安防 為亞運鑄起“數字盾牌”
我的亞運故事?丨婁雨風:巧用“數字化” 為亞運保障工作提質增效
我的亞運故事?丨陳佳瑩:從G20到亞運會 西湖女子巡邏隊逐光前行
我的亞運故事?|羅欣:從“運動員”到“教練” 為孩子種下“亞運種子”
我的亞運故事?|鄭紅梅:“數字化”+“機械化” “紅旗班”高效保障亞運
我的亞運故事⑦丨周震:“的哥”英語小課堂為好客杭州“打call”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