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兩項目入選2021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呂岙遺址出土的宋元龍泉青瓷碗
呂岙遺址出土的宋代青瓷罐
呂岙遺址Ⅰ期發掘區航拍照。
胡坑基遺址出土的石鉞
胡坑基遺址出土的陶支腳
12月26日,歷經一天半的精彩匯報與無記名投票評選,2021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正式揭曉,浙江省共評出10個項目,由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上報的寧波慈城胡坑基遺址、寧波鎮海呂岙遺址入選。
慈城胡坑基遺址:
豐富了河姆渡文化晚期文化面貌
胡坑基遺址位于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胡坑基自然村,地處姚江谷地東部河姆渡文化分布核心區域,東北距慈城古鎮1公里,其西北7公里為田螺山遺址,西南9公里為河姆渡遺址。
今年上半年,在為配合當地建設而開展的考古調查勘探中,發現該遺址。7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完成800平方米發掘。經初步統計,共清理出房址、柱洞、灰坑、木制品加工場所和墓葬等遺跡213處,出土陶器、石器、木器等遺物102件。
遺址年代根據遺物類型分析大致可分為早晚兩期。
早期出土陶器以夾炭陶為主、以釜為主要炊器,其特征上與河姆渡遺址三期遺存基本一致。晚期以夾砂紅陶為主,發現大量形制各異的鼎足,尤其是晚期開始出現了魚鰭形鼎足,良渚文化因素開始影響到寧紹平原。
此外,結合古環境材料,可以確認該遺址為河姆渡文化晚期一處濱水聚落,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聚落形態,為探討遺址堆積形成原因、人地關系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胡坑基遺址發掘出土多處木構建筑遺跡,其類型多樣的柱坑呈現多種房屋基礎營建方式,通過遺址環境和遺跡總體特征判斷,河姆渡晚期依然以干欄式建筑作為主要居住形式。這一發現,為研究河姆渡文化晚期房屋建造技術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提供了更為清晰的材料。
木器加工場所出土的類型豐富的木制品、半成品及木料等遺物,集中體現了河姆渡文化晚期成熟的木器加工技術水平。
結合古環境材料,可以確認該遺址為河姆渡文化晚期典型沼澤環境中的一處小型聚落,為探討寧紹平原東部全新世晚期環境變遷背景(海平面穩定、寧紹平原初步形成)下新的人地關系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鎮海呂岙遺址:
發現良渚時期水稻田
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為配合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ZH09-03-02-03地塊建設,發現并發掘了呂岙遺址。
發掘分兩期共3000平方米,遺址初步分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唐宋至元明等三個時期,在新石器和青銅時代遺存之間還發現了海侵形成的自然沉積層。共清理房址、池塘、河道、水稻田、木構道路、灰坑、柱坑和木樁群等遺跡60余處,出土陶、瓷、石、銅、鐵質等各類小件文物1500余件。
呂岙遺址位于翠屏山丘陵東南緣延伸出的支脈呂岙山腳下,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均圍繞著山腳呈條帶狀分布。
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發現是揭露出史前水稻田遺跡,以及稻田中木頭搭建的路、灰坑等遺跡。
水稻田層廣泛分布于整個發掘區,出土了少量陶器、石器等人工制品和較多松果、樹葉等植物遺存。經大植物遺存鑒定與植硅體分析,在稻田層中發現了少量水稻小穗軸、稻殼以及大量水生或稻田雜草。木構道路可分為上、下兩層,與山體走向大致垂直。上層道路鋪墊的木材尺寸普遍較大,表面多見加工痕跡。下層道路鋪墊的木材尺寸普遍偏小,主要為較細的樹枝和枝干。
青銅時代遺存分屬商周和春秋戰國兩個時期,主要分布于遺址東北部的山腳下地勢較高處。堆積較為單薄,僅發現少量灰坑、柱坑和木樁群等遺跡,出土了少量陶、原始瓷和石器。
唐宋至元明時期遺存雖遭受嚴重破壞,但在局部留存的地層堆積中發現了房址、池塘、河道、灰坑和木樁群等遺跡。出土遺物頗為豐富,陶、瓷器數量最多,其中晚唐五代的越窯青瓷、宋元明代的龍泉青瓷和韓瓶最具代表性。宋元時期瓷器以一批口沿鑲金屬扣和器底書寫墨書的標本最為獨特。
呂岙遺址既為進一步深化錢塘江以南瀕海地區新石器至青銅時代的環境變遷和聚落形態研究奠定了基礎,又為研究寧波濱海地區自唐宋以來的市鎮經濟發展、先民生活和商業貿易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