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起源與文明起源一脈相承(史家筆墨)
“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分布在浙江金衢盆地的上山文化早期遺存距今1萬年前后,考古發現了房址、柱洞、紅燒土面、灰坑等反映定居生活的遺跡,疑似收獲工具的鐮形石刀,用以砍伐和加工木材的石錛和石鑿。紅燒土殘塊中發現大量炭化稻殼,通過浮選發現了炭化稻米,從陶片斷面上觀察到陶土中摻有稻殼,可以推測,稻已經成為當時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植物。
以上發現揭示,上山文化先民應該已經開始實施某些耕種行為,例如通過砍伐和焚燒植被開墾田地、播撒稻種、定居管理稻田、待稻成熟后使用特定工具收獲,等等。如是,稻作農業起源或初始階段可以追溯到1萬年前。
農業起源是人與動植物之間的協同進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與某些動植物之間的相互依賴逐漸加強,最終這些植物和動物進化成為必須依靠人的幫助才能進行正常再繁殖的特殊物種,即栽培作物和家養動物;而人類社會也相應地演變成為必須依靠農作物和家畜家禽為基本生活資料來源的技術社會階段,即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驟然變革。這個過程以稻作農業最為典型。
稻作農業起源過程歷經數千年之久:大約在距今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古代人類開始定居并耕種稻,標志著稻作農耕的出現;直至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時期,稻作農耕生產終于取代采集狩獵活動成為社會經濟主體,標志著稻作農業社會正式形成。
距今8000年前后是稻作農業起源過程中的關鍵階段。目前考古發現的屬于這一階段的相關遺址有:湖南的澧縣彭頭山遺址和八十垱遺址,浙江的蕭山跨湖橋遺址、嵊州小黃山遺址和余姚井頭山遺址,河南的舞陽賈湖遺址和鄧州八里崗遺址等。在這些遺址都出土有一定數量的水稻遺存。另外,開展過系統浮選的遺址還出土了稗草、飄拂草、螢藺等常見稻田雜草。雜草是以人工生境為生長環境的特殊植物群體,其中的田間雜草與人類耕種的農作物相伴而生,因此遺址出土的田間雜草可以間接反映農耕生產情況。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些考古遺址還普遍出土了野生的動物遺骸和植物遺存。例如在賈湖遺址發現了數不勝數的魚骨,以及鹿、牛、兔等野生動物遺骸,浮選出土了菱角、蓮藕、櫟果等可食用野生植物遺存。浮選結果的量化分析顯示,與采集獲得的野生食物資源相比,出土的水稻遺存并不具備明顯優勢。換句話說,當時的社會經濟主體仍然是采集狩獵(漁獵),水稻種植和家豬飼養僅僅是輔助性的,生業形態特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處在稻作農業社會形成過程中的早期階段。
距今7000至6000年間仍處在采集狩獵向稻作農業的演變過程中。屬于這個階段的考古遺址數量較多,其中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最具代表性。河姆渡和田螺山遺址的考古發掘中都出土了異常豐富的植物遺存,包括數量驚人的水稻遺存,也包括大量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如菱角、芡實、蓮子、櫟果等。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田螺山遺址幾個儲藏坑內集中出土的櫟果。作為淀粉類食物,櫟果與稻谷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收獲季節、食用方式、營養成分、儲藏功能等,所以對人類而言,這兩類食物是可替換的,如果其中一類能夠得到充分供應,就沒有必要獲取另一類。櫟果含有苦澀的單寧,脫除工藝復雜,所含蛋白質和纖維也比較粗糙,口感差,不易消化,因此人類如果能夠收獲足夠的稻谷,就沒有必要采集櫟果為食。大量可食用野生植物遺存,特別是櫟果儲藏坑的發現說明:雖然稻作農業生產在河姆渡和田螺山遺址古代先民的生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收獲的稻谷不足以養活村落居民,仍然需要通過采集獲取野生植物資源。
直到距今5000年前后,稻作農業終于取代采集狩獵成為社會經濟主體。近些年的考古發現顯示,與早期考古學文化相比較,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時期考古遺址數量突然劇增,環太湖區域特別是杭州灣地區的良渚文化遺址分布異常密集,這說明,在良渚文化時期,長江下游地區曾發生了一次人口大幅增長。在人類發展史中,人口增長速度受到基本生活資料增長速度的調控和制約,如果在某個歷史發展階段,一個特定區域內的人口突然大幅增長,一般都與基本生活資料獲取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密切相關。所以,良渚文化時期人口增長的現象應與稻作農業社會的建立具有一定因果關系,只有依靠相對發達的稻作農業生產,才能維持在相對狹小區域內聚集的大量人口的生存。
考古還揭示了一座宏偉的良渚古城和一個距今5000年前的區域性古代社會群體,它能夠常年征調大量勞動力從事與基本生活資料生產無關的建筑勞役。這從一個側面說明,良渚文化時期的稻作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農耕生產的勞動效率提高,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增加,僅需要部分成員從事稻作農耕就可以為全社會提供充足的糧食。
中國稻作農業歷經數千年演變,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農業體系,包括水田耕種技術、節氣和歷法、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粒食習慣,以及與之相應的社會結構、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因而,從中國古代稻作農業起源的過程可以看出,農業起源與文明起源是一脈相承的。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3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