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越城區:從“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到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階段,紹興越城面對高質量的發展要求,制造業遭遇了新的“成長的煩惱”。外部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停。同時,制造業本身也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如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能耗指標緊缺,新制造項目落地受到用能制約。
如今,“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響徹浙江,越城區推進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印染產業是“低散亂”重災區,同時又是紹興的傳統支柱產業,產能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傳統產業并非夕陽產業,關鍵在于如何讓傳統產業涅槃重生。紹興探索出了一條“整合—集聚—提升”的路子。騰退是整合的前提,目前,越城區47家印染企業、35家化工企業全部簽訂退出協議。按照計劃,2022年7月底之前將實現紹興袍江區域印染企業“清零”,2022年底前實現14家未集聚化工企業關停退出。散落在越城區的印染企業和化工企業分別跨區域集聚至紹興柯橋區和上虞區。
遇“成長的煩惱”
“成長的煩惱”,也是轉型升級的“煩惱”,是“向上的煩惱”,關停退出是一場硬仗,但越城必須打。浙江海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水友說:“我們做印染的,一直飽受高能耗、高排放的困擾,在2015年我們決心刀刃向內,盡快進行企業內部調整提升,實現產業、產品重構。”
傳統印染方式
這是一場涉及思想觀念、發展方式、生產方式、體制機制等諸多方面的變革。所幸,得益于十多年持續不斷地推進“騰籠換鳥”,越來越多越城區企業家扭轉意識,變“要我騰換”為“我要騰換”。宋水友也是如此,他除了感受到壓力,更多感受到了動力。“這些年,政府愈發重視高端制造。”他說,從2015年開始,公司堅持高端制造的發展方向,提前布局了數碼印花機領域,如今其自主研發的超高速數碼印花機已經成為公司新的盈利點。
據宋水友介紹,一般數碼印花都是在干燥的面料上進行打印,成品多多少少會有顆粒感,無法與傳統印花媲美。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在線上漿工藝采用濕漿打印的原理,可以讓墨水與面料纖維充分融合,無論是生產的流暢性,還是色彩的穩定性,都優于傳統印花。同時,也解決了傳統多套色花型需要多次上漿的浪費問題,減少了污水排放處理的總量。
誰行動得快,誰就有了轉型的先機,騰換有方的企業,利好多多。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該公司的超高速數碼印花機成功申領國內首臺(套)認定。宋水友說,他的印染公司也將在2022年7月份騰退,而數碼印花機的設備制造會留在越城,預計到2023年產值就能追上傳統印染產業。
寫“后半篇文章”
印染化工產業梯次退出后,騰出來的土地,換什么?越城區要高質量發展經濟,必然要把土地資源“好鋼用到刀刃上”。一方面,越城區出臺《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部分企業實施“騰籠換鳥”,利用騰退出的土地、用能、環境等空間發展先進產能或轉產轉型,努力讓有限的資源空間,培養出更多“金鳳凰”。另一方面,把優質土地資源給優質產業。
經過上一輪“騰籠換鳥”,越城區初步搭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框架,已經初步形成了以豪威科技、中芯紹興、長電紹興三家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相對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條,在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裝備及材料等領域均有所布局。生物醫藥產業列入省級“產業大腦”、新智造產業集群、“未來工廠”試點。
新一輪攻堅行動,印染化工企業全部搬遷后,越城區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讓產業布局更加先進。
2021年越城區已經新建5G基站1515個,為深化數字經濟做好準備。未來,計劃通過5年努力,在產業上,基本形成以數字經濟為引領,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為支撐,高端裝備、智能家居、新材料、黃酒四大特色產業為骨干,未來新興產業為發展方向的“1+2+4+X”現代制造業體系。在空間布局上,形成“一核引領、三平臺支撐,多園區協同”的越城區工業發展新格局。“一核引領”即指以紹興濱海新區為全區工業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三平臺支撐”指集成電路和現代醫藥兩大“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紹興國家綜合保稅區開放平臺;“多園區協同”即為多個特色工業園區協同發展。
讓制造更有“品”
“品字標”是浙江的一個品牌,是浙江制造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也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越城區結合地方產業特色,以紡織服裝、黃酒食品、家具家電、綠色包裝、五金機械等傳統優勢產業為重點,結合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梳理出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冠軍企業”、“雄鷹企業”、“鏈主企業”,建立起“品字標”重點企業培育庫。“越城區擁有‘品字標’企業25家,品牌標準建設全市領先。”越城區市場監管局計量與標準化監督管理科科長金李慧說。
“除了推動越企提升質量外,‘品字標’本身也成為受市場認可的品牌,可以幫助企業走得更遠。”金李慧介紹,“品字標”的品牌賦能效應正逐漸顯現。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便是一家“品字標”企業。公司始終不忘“創建低碳再生、引領綠色時尚”的使命,為“高質化、品牌化”而砥礪前行。多年來,該公司致力于把滌綸廢舊紡織品變成再生纖維,將質量目標、質量理念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以匠人匠心打造品牌品質。
通過全員質量管控,讓“質量第一”的理念深植到每一個工人的腦海中。“當質量文化深入人心時,質量就成為全員所恪守的行為準則和工作理念。”該公司紡絲分廠廠長郭洪說。另外,生產線和檢驗檢測中心所采用的設備非常先進,每一根纖維都可以追溯檢測、輕松辨別。
“我們還將質量文化融入教育活動,并借此打造中小學質量教育實踐基地。”郭洪介紹,“每年,我們都會接待1000多名中小學生,寒假、暑期的時候,附近的中小學生都會組團來這兒體驗‘小小品檢員’等質量實踐活動。”
為了填補循環再生纖維行業標準的空白,該公司牽頭制定行業標準2項,牽頭制定浙江制造標準3項,為化學法循環再生技術提供了標準化制造方向。
目前,越城區共有浙江省政府質量獎企業1家,紹興市政府質量獎企業9家,越城區長質量獎企業54家。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個,為主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59個、行業標準112個。越城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在越城區高質量發展中,將著力引導企業爭做質量示范、爭當標準“領跑者”,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引領更多的中小企業共同發展、共同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