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到百姓的心坎里
杭州“湖濱晴雨”工作室民情觀察員支招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的微更新和加裝電梯要因地制宜,對于出現的新問題,要盡快出臺配套政策來應對。”家住杭州上城區青年路社區的凌國光,這幾年看著一臺臺加裝電梯進駐小區,除了大家普遍聽到的住在高層的老人的叫好聲,凌國光也聽到了不少其他的意見和建議。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只是解決了老人爬樓難的問題,而小區的環境、停車、秩序等都沒有得到改善,還有可能因為加裝電梯變得更糟。比如很多居民反映,裝了電梯后,樓道口就像多出了一個‘碉堡’,樓道與樓道的距離也變窄了,很不雅觀。”今年73歲的凌國光,在上城區“湖濱晴雨”工作室當了6年的民情觀察員,他說,隨著老舊小區改造的規模不斷擴大,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通過實地走訪和考察,凌國光將這個問題的相關意見和建議提交給了“湖濱晴雨”工作室。
每月匯總、整理、上報民情觀察員的意見建議,是“湖濱晴雨”工作室成立10多年來的傳統。工作室主任徐利民告訴記者,“湖濱晴雨”工作室共有75名民情觀察員,包括“兩代表一委員”、居民骨干、社區干部、年輕社工等,自2009年成立后,已經收集各類意見建議2萬余條,推動解決了1800余個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前幾日,當他便決定把幾位民情觀察員召集過來,針對百姓反映突出的一些問題,一起聊一聊。
交談中,“老舊小區改造”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
民情觀察員李軍表示,一些老舊小區在改造過程中,缺少整體設計,并沒有改到老百姓的心里去。建議把改造資金用在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上,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可以修建地下車庫,既能為住戶提供和諧的停車環境,也能改善老舊小區活動空間狹小的現象。
民情觀察員謝淦認為,近幾年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穩步推進,確實為群眾帶來了實惠,但老小區的改造不應僅盯著加裝電梯。例如有些老舊小區本身就戶型差、設施不完備,這樣的舊房即使安上了電梯,居住條件也改善得比較有限。另外,因為很多加裝電梯都建在室外,不僅擠占了居民的活動空間,金屬立面或玻璃立面也增加了住戶的安裝和日常維護成本。
民情觀察員張秋國和鄭衛華則提出,要盡快解決洽豐里、岳王路等處“老破小”的民生問題。
家住湖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附近的民情觀察員王子路,對老舊小區附近的配套醫療也提出了建議。“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落地,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必要增設‘兒童診區’。這既是將醫療資源下沉到社區的舉措,也大大減輕了家長跑大醫院的負擔。”王子路說。
“‘湖濱晴雨’工作室作為一個基層的社區社會組織,通過收集社情民意和社會輿情信息,搭建了政府與百姓溝通交流的平臺。希望杭州在暢通民意渠道上能做得越來越好,使基層自治、民主促民生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徐利民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