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教育督導委推廣金華校外培訓監管經驗
11月24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關于推廣北京市、浙江省金華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監管經驗做法的通知》。《通知》指出,金華市堅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結合實際出臺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明確主管部門職責,理順批準登記流程,扎實開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將金華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監管經驗印發給全國各地學習借鑒。
金華作為“雙減”工作試點地市,始終聚焦堵點難點,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堅持敢為人先,努力為“雙減”先行探路,在有效減輕校內課業負擔的基礎上,積極破解校外培訓機構長期存在的監管缺位、監管乏力的問題,在100%完成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任務后,率先在全國出臺藝術、體育、科技、托育等4類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全方位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治理工作。
金華市教育局主要負責人介紹,經摸排梳理,金華共有各類校外培訓機構5160家,從業人員2.06萬名,其中學科類1124家,非學科類4000余家。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監管,金華的經驗主要是:強化系統推進聚合力,制定一套標準促規范,創新工作方法強監管。
金華通過專班化運作、清單化管理、集中式攻堅、下沉式督導等舉措,強化系統推進聚合力。由金華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組建綜合協調、課后服務等6個專項小組,迅速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教育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盡其責的工作格局。建立部門責任清單、近期任務清單等6張清單,堅持“每日一碰頭”“一周一例會”“半月一通報”,確保責任落實。開展“百日集中攻堅行動”,將開展“兩轉一停”治理、查處違規辦學等列為重要考核指標,建立月度考核通報制度,營造比拼趕超的良好氛圍。建立市領導帶頭督導、專班專題督導、責任督學集中督導、社會力量協同督導等工作機制。9月1日以來,以金華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名義下發督辦單30份。
金華在全國率先出臺藝術、體育、科技、托育等4類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為規范治理校外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提供了遵循。明晰舉辦流程,參照學科類管理模式,實行屬地化管理,由行業主管部門前置許可,市場監管部門或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的流程辦理,實行“一點一證”規范登記注冊。明確開辦標準,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舉辦者條件、開辦資金、機構名稱、場地、培訓內容、師資等作出明確規定。規定收付費要求,明確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鼓勵實施先培訓后付費;預收費監管采取按成本預撥、計次消費和隔天劃轉撥付。
按照“依法依規、堵疏結合、分類引導、平穩有序”原則,金華創新“聯系+排摸”動態掌握底數、“分類+鑒定”細化工作標準、“簡化+聯辦”優化辦理流程、“線上+線下”強化常態監管、“嚴查+通報”形成震懾效應的“五加”工作法,努力讓培訓更好回歸教育本源。截至目前,1124家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已全部壓減,壓減率10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