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悟空”,邀“張衡”——
中國意大利積極深化航天合作
“這是一次異常復雜的飛行探測任務,也是人類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歡迎回家,嫦娥五號。”去年12月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后,意大利空間局國際合作部主任嘉博里埃拉·阿里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中國的太空探索事業給予充分贊許,“嫦娥五號的成功,顯示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實力。成功帶回的樣品,將為深入研究月球提供全新科學依據”。
多年來,中國和意大利兩國科學家本著追求科學、惠及全人類的宗旨,在航天領域攜手合作,共同探索浩瀚宇宙。
堅持創新,項目不斷推進
意大利是歐洲空間局的創始成員國之一。在“嫦娥奔月”旅途中的兩個關鍵階段,歐洲空間局使用位于法屬圭亞那的庫魯航天中心和位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進行信號追蹤,協助位于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確認軌道任務狀態。
“2012年以來,意大利與中國幾所高校和研究中心共同發起月球測繪項目,利用數據完成月球元素分布圖、立體數字地形圖、太陽風離子圖等任務,并發布了三維月球數字可視化系統。2019年意中創新合作周期間,意中大學生共繪月球圖項目成果正式亮相。”嘉博里埃拉介紹,這些成果對于中國探月工程推進起到了積極作用。
去年以來,中意太空探測合作繼續深化。2020年12月,由中國吉林大學與意大利特倫托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合作研究的項目,在月球撞擊坑智能識別和年代標定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識別月球上近11萬個撞擊坑,并有超過1.8萬個撞擊坑被標定了地質年代。
根據中意兩國2019年3月簽署的《關于中國電磁監測衛星02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當前兩國科學家正密切合作共建“張衡二號”衛星。“張衡二號”衛星意大利科學總監皮爾吉奧喬·比科扎表示:“新衛星和機載探測器性能更為先進,將與‘張衡一號’同步運行,增加觀測數量,更好提取和捕捉與地球及地震活動相關的信號。”
“意中雙方在‘張衡一號’衛星合作中取得豐碩成果,第二顆衛星合作正以令人滿意且高效的節奏推進。”意大利空間局技術專家西蒙娜·佐菲利同時表示,意大利團隊正在研發新的科學儀器。
“張衡一號”衛星任務首席科學家申旭輝表示,無論是中意兩國政府層面,還是科學家團隊,在這個項目里都堅持追求科學、惠及全人類的合作精神。
加強交流,合作成果豐碩
從1997年第一次前往中國起,嘉博里埃拉在太空領域與中國伙伴打了20多年交道,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速度讓她印象深刻。“毋庸置疑,中國已成為外層空間探索最重要的參與者和開拓者之一。早在1991年,中國和意大利就簽署了關于和平利用與研究宇宙空間合作的政府間協定,其后兩國在1998年簽署了第一份機構級的合作備忘錄。”
多年來,中意兩國在衛星發射、空間科學、電磁衛星、月球制圖等領域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建立了相互信任和友好關系,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2015年12月,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佩魯賈、INFN巴里等參與探測器研制。“‘悟空’的發射,是中國對意大利空間探測器制造能力的認可,也是意中兩國航天合作的重要成果。”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研究總監喬瓦尼·安布羅西說:“‘悟空’是中國首顆空間高能粒子探測衛星,我們很高興看到它運行狀況優異,且關鍵科學數據仍在積累。意中兩國將繼續協作,力爭在宇宙數據分析方面實現重要突破。”
2017年2月,中意簽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意大利航天局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載人航天活動合作的協定》。“這是第一份意中載人航天協議,它將兩國航天合作帶入了更深層的發展空間,對于整個歐洲乃至國際科學界都至關重要。”意大利空間局技術與工程部負責人羅伯托·佛爾馬洛表示。
2018年2月,觀測與地震活動相關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搭載著意大利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測器“利瑪竇”成功發射。衛星進行全球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現象的監測,可開展全球7級、中國6級以上地震電磁信息分析研究,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手段。
“我們和中國同事不分晝夜地溝通交流,這段合作是最奇妙的。”意大利空間局前局長、2019年度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獲得者羅伯托·巴蒂斯通對3年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的那一幕記憶猶新:“當時氣溫特別寒冷,衛星發射成功后大家都激動不已。”從2004年開始合作,到2018年衛星順利升空,14年間,中意雙方開了無數次會議。巴蒂斯通說:“分別用兩國先賢來命名衛星與探測器,這是我們合作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航天員訓練同樣是航天合作的重要內容。2016年,中國第二批航天員葉光富赴意大利撒丁島參加洞穴訓練。2017年,意大利首位女航天員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應邀來中國煙臺參加海上救生訓練。如今,克里斯托弗雷蒂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她期待著未來能有一天登上中國的空間站。
互利互惠,邁向更遠深空
2020年12月29日,中意政府委員會第十次聯席會議召開,中意兩國就未來推動在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空間生命科學與微重力、量子通信等領域的合作達成一致,兩國將就意大利擬在中方嫦娥六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中搭載載荷等計劃進一步溝通,也將繼續討論在中國空間站實施高能宇宙射線探測項目。
“過去一年,雖然遭遇疫情困難,但意中兩國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努力并未止步。”嘉博里埃拉表示,共建“一帶一路”也鼓勵太空領域的合作,意中兩國2019年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將促進兩國在太空領域的國際合作,分享航天發展成果。
中國國家航天局與意大利空間局都是國際空間探索協調小組成員。近年來,中國成功開展一系列太空計劃和探索,并與意大利在雙邊和多邊框架下討論嫦娥衛星、月球、火星等項目的相關探測合作。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深空探測離不開國際合作。意大利在空間基礎研究、電信、遙感、衛星研發與制造等領域具有優勢,是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一個重要合作伙伴。”意大利薩薩里大學教授普林尼奧·英諾森齊曾在北京和中國航天人并肩工作8年。在他看來,兩國航天合作屬于前沿、高科技合作,不僅加強了兩國間的密切關系,也有助于人類邁向更遠的深空。
“中意都主張太空是人類共同財富。推進空間科技合作、和平利用太空,其目標都是為了人類共同福祉。”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軍華表示,太空好似一條無垠的絲綢之路,需要世界各國共同探索、建設與守護。中意航天合作是雙方互利合作的一個典范,也讓越來越多的航天高新技術變成人們“身邊的科技”,不斷惠及兩國民眾生活。
(人民網羅馬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5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