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計于民,力戒形式主義(紅船觀瀾·反對形式主義(12))
有基層同志反映,中央一再強調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近來在基層工作中,這一問題的確得到緩解,但在一些地方,形式主義又出現了一些新表現。比如,將“紅頭文件”改成“白頭”,或不再對文件進行編號,等等。
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仍未跳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窠臼。如果不加糾正,任其存在發展,無疑會影響黨中央精神的落實,解決形式主義問題的效果也會打折扣。
為何有些地方、有些干部如此熱衷發文件?以至于中央三令五申要減少發文量,仍變著法兒地往下發?主要還是因為工作中形成的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往更深層次看,是一些干部的思想理念、工作方法還沒有跟上時代發展和形勢變化,主觀能動性不夠,推動工作本領不強、辦法不多。
有的是因為長期庸懶散,不肯想新辦法。這些干部接到上級任務和部署,不是想方設法落實落地,而是先等先看,再搞“拿來主義”,最后“依葫蘆畫瓢”應付交差,比如有的干部年終述職與別的單位如出一轍;有的地方文明標語照抄其他地區,連地名都沒改。種種現象背后,都是形式主義作祟。
有的是因為能力不足,只能套用老辦法。一事當前“三板斧”:開會、發文、督查檢查。老辦法不靈了,又變著法子搞“迂回包抄”,仿佛拋開老套路,就束手無策了。老辦法不頂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最后只能以形式主義來對付。
好作風離不開實干,好辦法離不開實踐。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不論是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還是化解重大矛盾,都需要黨員干部創造性地落實中央部署。黨員干部如果站位不高、學習不夠,很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
跳出思維定式、破除路徑依賴,除了強化創新思維,不斷學習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提高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還需要從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中汲取智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拜群眾為師,問計于民。從哪里問?哪里矛盾問題突出,就往哪問;哪里呼聲較大,就去哪問。始終堅持問題意識、問題導向,就能問出實效,增強決策的針對性。
當我們真正俯下身、沉下去,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才干就會增長,干勁也會增強,好辦法、新辦法就多起來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8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