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av,久久久这里有免费精品99,欧美人禽杂交狂配小说网

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蹊蹺的“網絡來信”

人民網記者 常國水
2024年12月20日13:12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鶴陽村,依偎于群山之中,是一個典型的小山村。然而,這個靜謐的山村,在“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上卻略顯“熱鬧”。

“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上公開辦理的來信顯示,鶴陽村在今年5天時間里出現了106件來信,其他時間均為0,其中僅10月24日下午2個多小時內,該村一下子就“冒”出了30件來信。蹊蹺之處不僅在于來信量大、集中,更在于這些來信答復畸快,最快的甚至僅僅用2分鐘,就完成了全流程處置。

“網絡來信”本是暢通群眾與黨委政府之間聯系的一個重要渠道,浙江省永嘉縣鶴盛鎮為何會出現這么多蹊蹺來信?日前,記者赴該地進行了調查,發現這些信件多為當地駐村網格員所寫,而并非出自群眾之手。記者在“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上發現,這種情況不僅永嘉縣鶴盛鎮存在,在浙江多個地市的10余個鄉鎮都存在類似情況。

山村2小時“冒”出30件來信

12月3日上午,記者驅車從永嘉縣城出發,沿著山路行駛近1個小時到達鶴盛鎮鶴陽村。村口,幾位老人在悠然地散步,小孩們來回奔跑打鬧。當地村民介紹,村里青年大都外出,常住人口只有幾百人,在家的多為老人小孩。

123

浙江永嘉縣鶴盛鎮鶴陽村常住人口很少,多為老人孩子。人民網 劉欣蔚攝

從“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已公開辦理的情況看,鶴陽村今年在該平臺有106件反映問題的群眾來信。其蹊蹺之處不僅在于量大,更在于來信時間集中,全部集中在6月24日、25日、26日和10月23日、24日。除這5天外,該村今年沒有已辦理的公開信件。5天中,來信量最多的是10月24日,共有30件,且時間集中在14:34至16:47的2個多小時內。

“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上,鶴陽村的來信時間過于集中。網絡截圖

“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上,鶴陽村的來信時間過于集中。網絡截圖

鶴陽村的群眾來信還有一個蹊蹺之處在于其所在鎮政府答復速度特別快。10月24日,該村的30件來信中,鎮政府當日答復并處理的有12條。其中,答復最慢的用時28分鐘,最快的是一件反映村里娛樂設施損壞的信件,僅僅用2分鐘,鎮政府就回復已經聯系運維人員進行了修繕并完成了修繕。

123

鶴陽村一條來信僅用時2分鐘就得到回復,所反映問題已被“解決”。網絡截圖

鶴盛鎮的案例并非孤例。同屬于永嘉縣的橋頭鎮,今年已公開的由鎮政府辦理的“網絡來信”共有91件,其中有88件集中在10月底到11月初。

人民網記者在梳理今年的“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群眾“網絡來信”時,從已公開辦結的諸多來信中發現了不少蹊蹺的地方,涉及浙江省10余個鄉鎮。

這些蹊蹺來信大致有四個特點。其一是時間集中且數量多,呈爆發式增長,甚至有鄉鎮一天來信111件。其二是事件描述模糊,甚至連時間、地點等關鍵要素都缺失,有的標題僅幾個字,詳情就20來個字。其三是答復速度快。其四是這些信件的辦理單位均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有的來信和回復均為偽造

這些蹊蹺的來信到底是誰寫的?近期,記者去了多個鄉鎮調查,發現這些來信多是駐村網格員或村干部所寫,并非出自村民之手。鶴盛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這些來信是網格員提供,其內容都是往期已解決的事情。鶴陽村的網格員也承認來信為她所寫,至于寫過多少則“沒有印象了”。大橋鎮政府工作人員也表示,一部分來信是由網格員提供,“我們部署工作的時候也要求他們要去爆料一批。作為一種考核手段吧。”

反映的內容是否屬實?記者發現一些來信的真實性存疑——有的時間、地點、人名寫錯,有的反映的問題自相矛盾,有的答復中的單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處理過這些事情,甚至有的來信和答復是偽造的。

永嘉縣鶴盛鎮鶴陽村10月23日的來信中,有5件是反映村民謝某和谷某鄰里糾紛的。其中,2件是兩家孩子打架引發沖突,1件是謝某家的狗咬傷了谷某,還有2件也是因為狗起糾紛,但內容相反——1件是謝某家的狗踩踏了谷某家的農作物,另1件是谷某家的狗踩踏了謝某家的農作物。鶴盛鎮政府對這5條留言均作了答復,均表示“已聯系謝某與谷某,溝通調解完成,雙方都表示滿意。”

對此,鶴陽村的網格員表示,村里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地點不一定對,人名也不一定是準的,“事情都是以前的,正好沒信息報,我就報了一下。”

在永嘉縣橋頭鎮,記者根據鎮政府的回復內容,隨機抽了7件由該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調查處理的事件進行核實。該執法中隊相關負責人核實后告訴記者,除了一起窨井蓋損壞事件是從微信群看到并處置外,其他的事件該隊沒有找到處置記錄。

調查中,記者接到群眾反映,天臺縣石梁鎮的一件“網絡來信”是虛假信息。該件今年9月份的來信反映的是石梁鎮外湖自然村飲用水源地水污染,該鎮政府答復說該處正在由一家縣里的公司開發扶貧基地,噴滴灌配套蓄水池項目今年下半年施工,屆時問題將解決。

123

天臺縣石梁鎮一條反映水污染的“網絡來信”。網絡截圖

記者前往調查,該村村民表示并沒有水污染,答復中提及的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扶貧基地早已停工多年,根本沒有所謂的“蓄水池項目”。該鎮鎮政府經辦“網絡來信”的工作人員也承認,該條來信是網格員提供,反映的問題確實不存在。

線下工作“體現”在網上

記者調查發現,網格員寫信后,根據流程和辦理權限轉到鎮里,然后鎮政府按照一定的格式答復,形成來信事項的閉環處置。鎮政府作為來信的辦理處置單位,對網格員寫的信,審核與回復基本上流于形式。

“我們知道網格員報的是化解過的事情,所以就直接回復了。”鶴盛鎮政府相關人員表示,答復有一定的標準格式,有些回復中提到事情由鎮里某某部門處理,實際上該部門根本沒有參與,只是因為答復的時候“需要有處理這件事的主體”。石梁鎮政府相關人員表示,事先知道反映的問題是不存在的,所以就“隨便”寫個理由答復掉了。也有鄉鎮人員表示,核實就是打電話問問村干部,一般不會聯系當事人,所以會出現有些來信把群眾名字寫錯、鎮政府回復也寫錯的情況。

“民呼我為”平臺本是群眾反映問題的重要渠道,為何會成為網格員扎堆“留言”的平臺?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致有幾個原因:一是一些鄉鎮位于山區,常住人口少且老年人多,群眾大多不會使用“網絡來信”反映問題,因而真實信件量少,但上級要求平臺不能空著,所以只能讓網格員寫信;二是出于工作留痕的考慮,讓網格員把已化解的問題重新再寫一遍,形成反映問題、化解處置的閉環,以后有據可查,“把線下已經辦好的工作體現在網上”;三是有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這跟信訪事項的量化考核有關,與一次性化解率、答復率、群眾滿意率等指標相關聯,“比方說,出現了1個不滿意的信件,我需要50個滿意件來稀釋,這時只有通過做大信件的基數來提高量化指標。”

記者采訪了多個縣級信訪局相關負責人,他們均表示對此不知情,同時指出,虛假信件、形式化審核等問題是違背工作紀律的。

對于這樣的做法,有網格員和鎮政府經辦人員表示是在增加基層負擔。“不僅占用群眾寫信的資源,而且還加重工作負擔。”一位網格員說,每次寫信都很麻煩,“我們要去借用手機,一條條留言,因為需要不同的手機號和驗證碼。”一位鎮政府負責辦理信件的工作人員表示,基層本來人手就少,有大量的工作時間要被處理這些信件所占用。

近些年中央正在大力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這些集中“爆發”的蹊蹺的“網絡來信”,是否在濫竽充數、增加基層負擔?對于此事,人民網將繼續關注。

(責編:方彭依夢、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