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慶村開網店(青春日記)
大學畢業后,我辭去工作,回到老家村子里開網店,如今已有10個年頭。一路走來,我見證了時代的發展,也深深體悟到奮斗的意義。
我所在的村子,位于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名叫“國慶村”。村子因建于上世紀50年代國慶前后而得名。這個江南水鄉的小村落,河湖港汊遍布,從前通往外界除了靠船,只有一條土路,一下雨就成了泥路。村子里祖祖輩輩耕田犁地、種桑養蠶,從年頭忙到年尾,收入卻不高。我在很小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走出去,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變化是從我上初中時開始的。那時,村前修起了一條大馬路——嘉海公路,村子連上了國道和高速,村民的出路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又過了幾年,嘉海公路從單車道變成雙車道,再變成四車道,村子周邊漸漸聚集了產業,嘉興現代物流園也落地在了國慶村。
隨著網絡越來越普及,電商的快速發展為村里的產品向外流通開辟了一條網上之“路”。2010年,我大學畢業回到國慶村時發現,村子一天比一天熱鬧,創業的氛圍越來越濃,于是我開始思考:留在家鄉是否也能闖出一片天地?到了2014年,我辭去工作,從國慶村附近的特色產業——集成裝飾開始,在電商平臺上開了一家網店。
創業之路總是充滿艱辛。剛開始,貨源不夠豐富,沒有口碑,買家寥寥,一個月都賺不到1000塊錢,連自己都養不起,我也懷疑自己選這條路到底對不對。但我堅信,勤奮和堅持是成功的關鍵。我每天去市場上找貨源,一家一家比,一家一家試;不厭其煩地拍攝樣品,想盡各種辦法把圖片設計得好看一點……功夫不負有心人,網店的訂單越來越多,好評也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來自越南、柬埔寨等的海外訂單。
直到我一個人忙不過來了,我的愛人果斷地辭職來幫忙做專職客服,再后來,我父親也不出去打工,回來加入我們。就這樣,一個以家為公司、以家人為員工的小小民營經濟體誕生了。
從腳下的路到網上的“路”,從小時候的水路、泥路,到現在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再到村子不遠處已經封頂的機場即將打造的“空路”,國慶村的“路”,正越走越寬、越走越遠。順著國慶村的快速發展之路,村民們也找到了致富之路,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衷心祝愿國慶村的未來之“路”越走越順,村民生活越來越好。
(作者為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國慶村村民,人民日報記者張璁、程龍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07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