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向海而興,打造“藍色”增長極
走進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惠群碼頭,只見海面上停靠著幾艘遠洋漁船,大型起重機正在卸貨;旁邊,戴著安全帽的工作人員正在指揮,將這些貨物運往冷庫,處處一片繁忙景象。
舟山是中國最大的群島城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不僅是中國重要的海洋經濟示范區,也是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前沿陣地。近年來,當地實施“985”行動,著力構建九大現代海洋產業鏈,做強八大高能級發展平臺,抓好重大基礎設施,跨步邁向新藍海。
擦亮遠洋漁業金字招牌
“這里每鏟車大概運送一噸左右,我們這個倉庫內能夠存放4000噸貨物,現在里面堆放了3500噸左右,這里就像一個‘魷魚銀行’,可以隨時取放。”舟山惠群遠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副部長張旭東說。
海產品的新鮮度是決定其品質好壞的關鍵指標,冷庫在保障海產品新鮮度方面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張旭東介紹,目前基地核心區冷庫庫容已突破52萬噸,形成浙江省密度最高的冷庫集群。“我們正在扎實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運行惠群理貨中心項目,實施新建惠群碼頭平臺拓寬工程,發揮開放口岸遠洋漁業專用港區的物流平臺核心作用。”張旭東說。
“遠洋云+”數據倉。席曉婕攝
從強化冷鏈配套保障能力,到創新線上貿易服務場景,近年來,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圍繞遠洋漁業“一條魚”全產業鏈各環節發力。
在舟山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有這樣一塊藍色大屏,代表“成交筆數”、“價格指數”和“實時行情”的數字不斷跳動,這正是買賣雙方進行線上交易的“遠洋云+”平臺。
舟山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通過自主研發“遠洋云+”供應鏈服務平臺,實現了遠洋水產品的全鏈條數字化管理。在平臺上,買賣雙方可以清楚看到各種數據的實時變化,張旭東表示,目前該平臺客戶已超過1000家,遍布全國22個城市,為買賣雙方提供了公平高效的交易機制。
“藍綠融合”,創新發展
走進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3號塢場地,三道巨型白色“管狀物”立刻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據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修船管理部副經理孫明凱介紹,這些是轉子帆,安裝在船舶甲板上,利用海上風能產生輔助推力,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根據船東反饋,可以節省油耗5%—10%。”他說。
首創綠色修船動態管理,推動重點企業成功研制艙內超高壓水除銹機器人……近年來,舟山市不斷推動船舶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安全化,推進海洋新科技發展,為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3號塢場地上的白色轉子帆。席曉婕攝
“整個實驗室都是圍繞海洋環境感知這個領域來做研究,學科相互交叉,也可以互相學習。”來到東海實驗室之后,曾玉明最大的感受就是聚焦海洋。作為東海實驗室海空電磁感通裝備技術研究所科研人員,目前曾玉明主要研究雷達在海洋領域的應用。
東海實驗室是由舟山市政府主辦,聯合浙江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同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是浙江省重點建設的智慧海洋省實驗室。目前該實驗室已形成一支以“全職為主、專兼結合”的近200人的科研隊伍,承擔或實施國家、省級重大(重點)項目近30項,包括微納電子技術重點專項、“大型水下無人航行器”重點專項等國家級項目,總體發展不斷呈現“向上向好”的態勢。
按下為企服務“加速鍵”
在舟山市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大廳,舟山市鏵薏船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陶苗斌為感謝工作人員加急辦理船舶營業運輸證,特送來錦旗。“我們船停了好幾天,就差這個證件,那天來得比較晚,他們加班加點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很暖心。”陶苗斌笑著說道。
舟山市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自2023年9月掛牌成立以來,已設置10個服務板塊,其中把海關、海事、邊檢、市監、出入境、口岸通關等辦事窗口政務服務與增值服務融合打通,打造開放服務特色板塊,推動涉企服務從“多頭分散”轉變為“一站集成”,為大眾創業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我們辦理的業務量級達到2600多件,涉及問題解決約2260件,網辦率也在95%以上。”舟山市政務服務(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夏瑜介紹道。
舟山市鏵薏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陶苗斌為政務服務中心送來錦旗。席曉婕攝
“如果說,政務服務便利化是做‘減法’,以減材料、減環節、減事項等提升服務效能,那么政務服務增值化就是做‘加法’。”舟山市政務服務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舟山在全省率先探索全要素增值服務體系,比如聚焦金融領域增值服務板塊中小微企業轉貸小切口,打造數字化平臺“舟轉靈”,助力優化“金融計算器”功能,整合提升轉貸資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今年以來,為254家企業轉貸423筆,累計轉貸金額約11.15億元。
站上新起點,瞄準新目標。未來,舟山將圍繞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總目標,突出改革味、開放味、海洋味,構建“一心多島(園區)多鏈條”特色增值服務體系框架,多向聚能,繪就“向海而興”發展新藍圖。(王麗瑋、席曉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