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翠苑的“繡花”功夫
炎炎夏日,來到杭州市西湖區翠苑一區,小區中心位置的“幸福之窗”雕塑裝置格外醒目。
早上八點,不少居民買了菜正往回走。“老李,一會兒來殺一盤!”綠樹濃蔭下,大家聊天、下棋,呼朋引伴。
趁著日頭還不大,97歲的管奶奶在看護阿姨的陪伴下,已經坐著輪椅下樓溜達了一圈。
管奶奶住在翠苑一區37幢6樓。曾經,出趟家門對她來說不是一件容易事。“之前每上一層樓,老人就要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上到6樓要花半個小時。”看護阿姨說,“老人家喜歡出門遛遛彎兒,現在裝了電梯,下樓活動方便多了!”
翠苑一區中心位置的“幸福之窗”雕塑裝置。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電梯加裝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是關乎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的急難愁盼問題。
建于1984年的西湖區翠苑一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共有69幢134個單元,住戶有3146戶,近1萬人,老年人口占比大。一方面,高樓層的小區居民對加裝電梯的呼聲日益強烈,另一方面,一二樓層的業主則對此持反對態度。
老樓“加梯”難在平衡。“老舊小區裝電梯很容易傷和氣,比如低樓層的居民,他們最大的顧慮就是安裝電梯噪音大,同時電梯井會影響采光。”翠苑一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項菲菲表示,為了做好民生服務,社區在細節上下足“繡花”功夫,從細微處“下針”,著力解決居民所需所急所盼。
“沿路可以看到,我們加裝的電梯,三樓以下用的都是透明玻璃,盡量不影響采光。同時,提前與電梯的設計團隊溝通,將電梯的運行速度調到最慢,從而大幅降低噪音。我們也會邀請有顧慮的低樓層居民到電梯加裝完成的單元樓親自感受。”項菲菲介紹,截至目前,翠苑一區有加梯需求的32個單元均已加裝完畢。
翠苑一區加裝的電梯。受訪者供圖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翠苑的“繡花”功夫還體現在很多關鍵小事上。
沿著翠苑一區的主干道向里走,趁著好天氣,不少居民開始晾曬衣物。眼前的這一排排晾衣架,來頭可不小。
2021年,翠苑一區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未來社區創建名單。未來社區怎么建?社區召開了22次民生圓桌會,向3146戶居民征集意見建議。其中,僅晾衣架的方案就改了13稿。
“最初的方案是更加美觀、新穎的推拉式,但有居民反映,推拉式晾衣架使用起來不夠穩,維修率高。因此,我們將其改為群眾更加認可的固定式,且每一幢樓的晾衣架都是訂制的。”項菲菲說。
穿過小區中心的九曲池,沿著蜿蜒的九曲橋,來到飯菜飄香的“翠食坊”。這是翠苑一區的老年食堂,已經有20多年歷史了。這幾年經過升級改造,“翠食坊”已升級到了4.0版本,更加智慧、快捷、貼心。
老年人在社區食堂“翠食坊”用餐。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不宜食用:海產品;建議食用:米飯、番茄炒蛋、鵪鶉蛋燒肉、茭白炒肉。”一位居民剛踏入食堂內廳,門口電子屏幕上就出現了這樣一列信息。
“前期,食堂已將居民健康信息采集錄入,形成健康檔案。”項菲菲指向餐廳內的攝像頭,“當居民走進來,經過攝像頭人臉識別,系統就會給出相應提醒。像剛剛這位居民就是對海鮮過敏,系統識別后會立即為他推送‘定制菜單’,包含建議食用或不適宜食用的食物。”
民以食為天。在為老助餐服務方面,“翠食坊”持續做深做細,保證社區老人能夠吃得健康、吃得舒心。
在打菜區,每個窗口都有一塊電子屏,上面清晰顯示著菜品的熱量及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含量。“食堂特地將菜品的熱量標注出來,這樣老年人選菜的時候心里也有數了。”項菲菲介紹,針對特殊老人的用餐需求,社區食堂還推出免費送餐上門服務,提前在線上預約即可。
翠苑的細“治”入“微”還體現在一個智能手環上。
“手環是為小區內的空巢、孤寡和獨居老人發放的。”在翠苑一區的數字駕駛艙內,項菲菲介紹,“當老人遇到緊急情況時,可長按手環上這個紅色的‘SOS’按鈕,我背后的社區‘數字駕駛艙’就能立刻收到手環的定位信息。除此之外,小區的物業值班人員也能在第一時間看到信息,緊急聯系人也會收到相應的短信提示。”
翠苑一區“數字駕駛艙”。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考慮到一些老人不方便使用手環,社區專門為其安裝了智慧裝置。“比如我們在失能失智老人家中的馬桶水箱里安裝了芯片,如果24小時水箱水位沒有發生變化,數字駕駛艙也會自動預警,以便物業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進行處置。”項菲菲介紹。
“這也太細了!”漫步翠苑一區,筆者常會發出如此贊嘆。細節處的“繡花”功夫無一不展現著民生服務的“溫度”與“質感”。
“面對群眾訴求,‘解決’比‘解釋’更重要。”項菲菲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入了解群眾需求,讓更多“惠民小事”落地落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