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社會救助托起“穩穩的幸福”
全市今年已發布服務困難群眾項目147個
“咚、咚、咚……”8月16日一大早,獨居老人陳爺爺的家門準時被人敲響,聽到敲門聲,老人就知道“客人”又來拜訪了。
“客人”不是別人,正是湖州市吳興區助聯體的志愿者們。一進門,大伙兒便熟練忙活起來,有人拿著儀器為他檢查身體,有人圍著他噓寒問暖嘮家常,小小的屋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在湖州的困難家庭中上演。
記者從湖州市民政局獲悉,為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實現從“單一救助”向“多元幫扶”轉變,湖州聚焦需求不清、資源分散和服務不精準等關鍵問題,全域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改革。2024年以來,全市共發布服務項目147個,服務覆蓋困難群眾3萬人次。
“過去的社會救助,以‘有什么給什么’為主,無法精準解決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為了實現‘要什么給什么’,湖州對2萬多戶在冊困難家庭開展‘敲門問需’,根據排摸的5萬余條需求,建立‘需求+資源’兩個數據庫,并通過‘政府+救助’的綜合救助模式,讓救助資源實現從‘單打獨斗’向‘一盤棋統籌’轉變。”湖州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譚秀芬告訴記者,目前湖州已把涉及政府部門、惠民補貼單位、社會組織以及經營主體的各類救助幫扶項目歸集成學無憂、業無憂、居無憂等12個方面,并配套建立《低收入群眾救助幫扶服務規范》,使救助靶向更加聚焦,救助路徑更加清晰。
需求找出來后,如何把救助資源精準送達?遍布全市各縣、鄉、村的1329個助聯體陣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湖州長興,縣助聯體組織針對失能失智對象開展了“一減一增雙提升”項目,2024年以來共計引導集中就業357人,輔助性就業584人;南太湖新區助聯體的“救助私家顧問”公益創投項目通過走訪,2024年已為137戶困難家庭量身定制個性化幫扶方案,鏈接需求近百條;德清借助“縣級+鎮街+村社區”三級組織,把助聯體打造成鏈接困難群眾需求端和救助幫扶供給端的樞紐平臺,形成分層分類、梯度幫扶的大救助體系。
湖州市民政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莫建新說,湖州是浙江省唯一的精準保障標桿區試點市和“浙有眾扶”金名片試點市,下一步,湖州將以服務類社會救助改革試點為基礎,從需求側、供給側和制度側進行改革突破,在加大對困難群眾物質關注的同時,持續提供暖心服務,努力打造高效、溫暖、精準、多元的救助樣板,為困難群眾兜住“穩穩的幸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