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唐詩之路”用腳步丈量紹興名山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山陰路上行,如在鏡中游。”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p>
…………
漫游詩路,如入詩集。絕色的山水景點以詩歌形式有機串聯在一起,形成一條條獨特的文化線路,跟著“唐詩”游紹興豈不美哉?
7月22日—23日,由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的享詩路風華·品詩韻紹興——2024紹興文旅“跟著唐詩游紹興”媒體聯合推廣行動舉行,活動謀劃了“空中、山間、陸路、水上、云端”五個維度的唐詩之路游線,其中,人民網浙江頻道跟隨山間路線,用腳步丈量紹興的名山,品味詩中流傳千古的美景,解鎖紹興詩路文化“流量”密碼。
7月22日,“跟著唐詩游紹興”媒體聯合推廣行動在紹興天姥山景區啟動。程欣攝
“小朋友,你聽,有塊石頭會唱歌!”在上虞最南端,主峰海拔861.3米的覆卮山巍然而立。覆卮山的山崗上,12條大小不一的石浪奔瀉至山腳,最長達1000余米,最寬處有50米,甚是壯觀,這就是萬年石浪。工作人員找到其中一塊石頭,向現場的小朋友展示敲擊石浪后發出金屬響聲,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據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這樣集聚的石浪在低海拔地區實屬罕見,由此還衍生出一種獨特的運動方式——攀浪。據介紹,從2007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覆卮山攀浪節,吸引著全國各地體育愛好者前來參賽,截至去年已連續舉辦了17屆。每到這時,當地的民宿總是“一房難求”。
覆卮山山崗上的石浪是第四紀冰川遺跡,故又稱“萬年石浪”。程欣攝
“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于其上”,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的一句詩詞“覆卮山”因此得名。不止萬年石浪,覆卮山文旅資源豐富,占地約2300畝的千年梯田彰顯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每年3月油菜花開滿梯田,與旁邊的石浪相映成趣,這里將成一片“金色海洋”。據悉,一年一度的油菜花節盛會吸引著無數游客,最多時,日游客量突破3萬人次。
沿著曹娥江溯流而上,我們便可以抵達另一座名山——東山,“東山再起”的歷史典故正出于此。謝安曾在此隱居并廣結天下名士形成了當時聲名大噪的“東山雅集”。南朝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在此地創作了《山居賦》,詩仙李白亦是對東山情有獨鐘,留下了“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的絕世佳作。
紹興上虞嶺南鄉持續打造“萬年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三張金名片,吸引八方來客。程欣攝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賞完崇山峻嶺,驅車向南進入新昌界,享譽盛名的天姥山就坐落于此。這一路更是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李白、孟浩然、杜甫等名師大家沿溪而上,寄情山水,吟詠不絕,在“浙東唐詩之路”,留下相關詩篇1500多首。
峰林怪石、奇巖、跌流飛瀑……穿巖十九峰因其壯麗的山水景色,近年來多部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連續劇都在此取過景,一句“穿巖之巖高蒼蒼,峰巒十九摩天光”道盡此地之景,而一覽十九峰好風光的絕佳之地卻在穿巖十九峰背面的下巖貝村,落日和云海成為了這里的兩張“王牌”,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和游客前來打卡。
與穿巖十九峰遙遙相對的下巖貝村,是賞云海和日出日落的絕佳點位。程欣攝
下巖貝村近些年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后進村”蝶變“后勁村”的背后離不開文旅的助力,隨著民宿一家家開起來,來這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村里的環境衛生、配套設施等得到了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沉睡”的閑置農房被激活成為民宿。鄉財政收入越來越多,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村民們不再出去,在家中就能“富了口袋”。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下巖貝村村集體經濟收入160.8萬元,經營性收入11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89萬元。下巖貝村走出了一條“節約、集約、生態、休閑”的山區鄉村旅游發展之路。
壯麗的丹霞地貌賦予了穿巖十九峰別樣的景色。程欣攝
如今走進紹興就像是進入了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絕色的山水景點將紹興的文旅資源串珠成鏈,打造出了一條柯橋區西南至新昌縣的“山間唐詩之路”。何不借此機會,踏上“跟著唐詩游紹興”的旅程,領略那份獨特的美妙?(程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