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全國首創建筑“碳效碼”
為二百七十余座公共建筑碳排放“稱分量”
湖州該如何精準把握好建筑業綠色轉型節奏?如何建立健全建筑領域碳排放核算體系?3月28日上午,湖州市公共建筑“碳效碼”研究成果暨數智平臺發布會召開,湖州在全國率先正式發布建筑“碳效碼”。
“建筑業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戶,約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1/3。因此,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對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湖州市城市集團下屬數字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圍繞“雙碳”目標,湖州已于2021年在全國首創工業“碳效碼”,先行先試建立起工業領域碳效評價體系。此次發布的建筑“碳效碼”,結合國內外經驗標準,依托住建、電力、燃氣、發改、金融等部門信息,集成278座公共建筑電力、燃氣、綠電等能源數據,搭建科學碳效碼指數體系,實現了為公共建筑精準畫像、分級的目標。
根據該核算模型,將湖州市吳興區、南潯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南太湖新區的公共建筑分為辦公、商業綜合體、賓館飯店、教育等8大類型,因類施策分析影響因子,建立差異化評價體系,最大程度保證建筑“碳效碼”評定結果的公平性。“像辦公建筑,人員工作時長會較大影響耗能情況,我們就根據使用時間提出修正系數;針對商業建筑,我們則參考年營業額制定相應的修正系數。”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林波榮說。
“以往我們對建筑的碳效評價,往往體現在設計階段或建設建成階段。而建筑‘碳效碼’區別于傳統靜態的綠色建筑評價模式,以實際運行能耗和碳排放為評價基準,能全壽命周期追蹤建筑碳效水平。”湖州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充分發揮建筑“碳效碼”的碳效治理能力,湖州同步開發湖州市公共建筑“碳效碼”數字化管理平臺,全面監測建筑碳效情況,通過碳排放核算、配額管理、交易輔助、減排管理和碳金融等市場化應用場景拓展,輔助建筑運營方實現碳資產的自我管理。
林波榮表示,建筑“碳效碼”的發布,從“政府+市場”相結合的角度,為實現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給出了一個全新解決方案,“可以說,只要是以電力、天然氣為主要能耗的建筑,都能帶入這一核算體系,這對浙江省及其他省、市建筑行業控耗降碳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