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0畝的魚塘就能產出一畝的效益
杭州探索“稻田—陸基圓池”設施稻漁綜合種養模式
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光明村里,千畝稻田隨秋意一齊舒展。就在近日,這片誕生了《耕織圖》的土地又增添了一筆新的亮色——光明農場設施稻漁綜合種養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迎來首批8000尾魚苗,開啟了“稻漁豐收、種養雙贏”的新模式。
光明農場設施稻漁綜合種養基地,是由杭州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和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水產站聯合打造的杭州首個“稻田—陸基圓池”設施稻漁綜合種養基地,也是杭州市農科院派駐於潛的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
杭州市農科院水產所所長王宇希告訴記者,這幾年,杭州市一直在全力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目前已被很多人熟知的“稻漁共生”模式是把水稻和魚養在一起,而現在他們正在探索的,是將稻田單純散養改為設施“圈養”。“圈養”起來后,水稻的用藥和漁業用藥互不干擾,漁業的養殖尾水還可以繼續用來灌溉稻田,提高物質能量的循環利用效率,達到減少稻田化肥使用量、綠色發展的目的。與此同時,魚類品種的選擇上也更為豐富。
“首批魚苗我們選擇了羅非魚品種,這個品種具有耐高溫、易養殖的特點,非常符合當下的天氣狀況。”王宇希說,現在放養下去,兩個月后差不多可以長到近0.5公斤的商品魚規格。明年,在總結第一年養殖經驗的基礎上,他們還將陸續增加鱸魚、鯽魚、光唇魚、馬口魚等更豐富的養殖品種進行嘗試。
稻田中間,6個藍色的帆布圓池就是該基地稻漁綜合種養的關鍵設施。“我們選擇了這種簡易的設施,以方便操作和推廣,而且帆布材質搭建對土壤耕作層也不會造成影響。”雖然簡易,但卻是特別定制的。王宇希介紹,桶的直徑為6米,高1.4米,容量約30立方米,他們的目標是一個圓池收獲1噸成品魚。而如果放在以前的魚塘里養,達到這個產量需要一畝地。也就是說,用了這種設施后,只用原來1/20的土地,就能收獲和原來一樣的產量。“而且管理更方便,1個人可以同時管理10個甚至更多的圓池。”王宇希補充道。
杭州市農科院派駐於潛的科技特派員戴楊鑫告訴記者,光明農場的這片田原先大都為經濟效益較高的雷竹林,2017年,隨著耕地“兩非”整治的推進,竹林回歸稻田。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產出更大的效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這是戴楊鑫和鎮、村干部們近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稻田-陸基圓池”設施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無疑是一種較好的嘗試方向。
“接下來,我們還將針對養殖用水通過稻田降解后的再循環利用、數字化等問題做進一步研究。”王宇希說,希望通過“稻田—陸基圓池”設施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探索,進一步增加稻田綜合效益,提高農民種植、養殖的信心,保障杭州市糧食生產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