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風景中 如游在畫里
打造高品質綠色共享空間 杭州西湖楊公堤“顯山露水”出妙招
初夏時節,曲院風荷荷花初放,陣陣荷香,沁人心脾,嬌艷之態吸引著游客們駐足觀賞。站在楊公堤環璧橋上,曲院風荷的亭臺樓閣若隱若現,天與云與湖相接,路與樹與屋隱現,淡描濃抹,頃刻百態。道路兩側,草長鶯飛、綠意盎然,水鳥在湖邊安家嬉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今年6月24日是第三個“杭州西湖日”,守好西湖,必須堅持保護第一、生態優先。楊公堤與蘇堤、白堤并稱“西湖三堤”,2022年初以來,杭州西湖景區在楊公堤3.4公里長堤上,打造了高品質的綠色共享空間,做好“顯山露水”的文章。
引景入路,編織如畫風景
西湖之美,美在山水,山色湖光步步隨。游客無論是步行,還是騎行在楊公堤上,都能感受到楊公堤的變與不變。
楊公堤東西兩側幽靜,野景富有層次,沿途草木蔥蘢,可謂“目遇之而成色”,人行景移,步移景換。
美景不時映入眼簾。杭州西湖西溪管委會供圖
在景觀保護提升過程中,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重點抓住一個“引”字——把楊公堤沿線最經典的景觀引入道路的視野以內,達到顯山露水的效果。站在橋上,湛藍的湖、翠綠的樹、妍紅的花一起形成了“清風習習,水鳥竊竊,浪漫自然,雅趣天成”的景觀。
沿途花港觀魚、浴鵠灣、烏龜潭、茅鄉水情、曲院風荷等美景不時映入眼簾,原本道路兩側色彩不一、大小迥異的箱體不見了蹤影,整條道路顯得放達而清雅。西湖景區正以一種“和風細雨”的方式,強化楊公堤的“靜趣、野趣、雅趣”,讓游客在漫不經心之間體驗楊公堤獨特的韻味。
隱于自然,做好隱秀文章
在做好“引”的文章外,西湖景區在楊公堤景觀提升過程中還格外注重一個“隱”字——楊公堤靠丁家山附近的隱秀橋,橋名十分契合楊公堤隱于西湖山水的整體特征。
風景隱于山水之間。杭州西湖西溪管委會供圖
在景觀提升的時候,西湖景區緊緊抓住這個特征,沒有對道路兩側的樹木做規模遷移,也沒有種植時花花卉,更沒有對周圍的設施設備進行大拆大建,一切都遵從自然,但又能明顯感覺到變化。
在“隱”字上,西湖風景名勝區還特別注意一些小細節:首先是對楊公堤兩側大大小小幾十個箱體都統一刷成了墨綠色,并利用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的綠植進行遮擋,再輔以增設自然美觀的木柵欄等加以掩飾;對雜亂區域的綠化進行調整,充分利用道路原有的植物和就近梳理遷移的樹木,增加了灌木和地被,將原本雜亂的畫面被一片綠意取代。
宋畫入景,展現人文底蘊
西湖,有著賞不完的景,更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文化,是杭州西湖的獨特韻味,是西湖在上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匯聚的吸引力和別樣魅力。
當游客走過西湖景區楊公堤沿線的公交站時,定會眼前一亮——一幅幅古韻悠長的宋代古畫全新亮相公交站臺。這是西湖景區打造的“迎亞運·賞宋畫·品十景”活動,讓市民在西湖水墨中感受南宋風韻。
宋代古畫亮相公交站臺。杭州西湖西溪管委會供圖
根據西湖十景題名,結合地景特色,景區將宋理宗時畫師葉肖巖的十副《西湖十景圖》搬到了楊公提沿路公交站臺,傳達各景點在不同季節所展現的清麗風貌,并融合十景的元素與氣氛,重塑以迷離的光影、朦朧霧氣,從而打造出浪漫的畫景。
通過這一處處公交站點,更加很好地串聯了楊公堤,讓市民游客感受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蘊。
群眾共享,打造人民公園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如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美好、更有品質的西湖,也是楊公堤景觀提升過程中重點考慮的問題。
楊公堤兩側大量種植水杉,水杉也以其挺立的姿態讓西湖呈現“四時不同景”,吸引了無數游客、攝影師前來拍照。在景觀提升時,管理單位充分考慮了市民游客的需求,專門開辟出一塊區域,用松鱗取代地被,使之成為可進入、可拍攝的空間,既解決了管理問題,也滿足了人民的需求,獲得了市民游客的好評。
“老記憶”最大限度再利用。杭州西湖西溪管委會供圖
在提升過程中,景區也特別注重老一輩杭州人的感受,全力保留“老記憶”,道路原有的書帶草、清理的小苗木、老石板、木地板等都被景區最大限度地再利用,或用于復綠、或用于美化遮擋、或用于其他區域的維修維護,讓其重新煥發新的生命,成為風景線里的重要組成部分。(艾宇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