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一個不掉隊”
湖州德清為困難群體建設共富幫扶基地
又是一年春耕春種時節,湖州德清縣新安鎮舍北村黨總支委員沈琦正忙著給村民發放種豆。“去年用自家的邊角地種了幾斤黃豆,一共收入1500元錢,今年要多種些。”78歲的舍北村村民沈全甫笑著說。
共富路上,為了保障低收入、殘疾人這一困難群體“不掉隊”,德清縣依托當地枇杷、黃豆、茭白等特色產業建設共富幫扶基地,通過技術輔導、黨企結對、產銷結對、輔助就業、搭建平臺等各種渠道,促進困難群體增收致富。
一粒黃豆引領共富
近日,在新安鎮低收入群體共同富裕保障基地揭牌儀式的現場,眾多和沈全甫年齡相仿的村民紛紛趕來領取種豆。德清縣企業與低收入農戶簽訂回購協議,確保將農戶種出來的黃豆以不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悉數收購,讓農戶無后顧之憂。
平平無奇的黃豆為何能當地農民的“致富豆”?沈琦告訴記者,自己除了在村委會工作,還和愛人一起經營公司,用電商幫助周邊農戶出售農產品,年產值已達2000多萬元。其中,用黃豆制成的熏豆,是公司主打產品,在市場上很暢銷,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
“這幾年已經有400多戶農戶種植黃豆,今年預計將達到700多戶,種出來的青嫩黃豆全部收購做成德清特色茶飲——熏豆茶。”沈琦說,這次新安鎮將農村低收入群體也動員到“種豆大軍”中,實現了農戶與公司的雙贏。
一顆枇杷助殘扶困
“村里通知我們可以來農莊幫忙,有不少崗位可以選擇,既可以做零工靈活就業,也有保潔保安等長期崗位。”德清雷甸鎮楊墩村村民王會強成為楊墩生態休閑農莊的新晉職工之一。他和妻子早年間被鑒定為精神殘疾,病情好轉后夫妻倆靠養殖謀生,后續間或打打零工,正為生計發愁的時候,一份家門口的工作找上門來。
楊墩生態休閑農莊位于楊墩村,總面積1000畝,是一個從事農業種養殖及農業旅游的休閑農莊,枇杷種植是該農莊的特色產業之一。通過一三產融合發展,農莊經營得有聲有色,每年吸引游客達二三十萬人次。
“農忙的時候我們最多同時需要200人,農場里也可以提供一些長期崗位,我們會結合殘疾人、低保戶等個人需求進行匹配。”該農莊負責人說,農莊成為幫扶基地后,不僅可以幫助困難群眾拓寬就業渠道,也為農莊解決招工問題提供助益。
目前,楊墩村枇杷種植戶在300戶以上,其中有不少是殘疾人和低保戶。楊墩生態休閑農莊通過幫農戶收購枇杷,進一步拓寬了銷售產業鏈,帶動果農增收致富。
一株茭白精準幫扶
“加入這個茭白共富基地,我們種植茭白的信心更足了。今天,還給我們殘疾人發放了2000元啟動資金,以后不用為購買肥料、種苗發愁了。”3月29日,在德清縣舞陽街道“美人腿”助殘疾人踏上共富班車暨殘疾人創業幫扶(孵化)基地啟動儀式上,手拿種植指導書籍和啟動資金的舞陽街道長春村殘疾人丁根鳳高興地說。
啟動儀式上,德清阿華茭白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大戶與殘疾人代表簽訂幫扶協議書,以優惠的價格為他們提供優質種苗,并做好跟蹤服務、技術支持和銷售保障。
據了解,舞陽街道目前共有持證殘疾人892人,其中就業年齡段443人,占49.7%。“他們的狀況直接關系到全街道共同富裕的成色和成效。”舞陽街道黨工委書記應璐祺介紹,街道聯合德清縣殘聯、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推出茭白種植精準幫扶計劃——“美人腿助殘疾人踏上共富班車”,依托舞陽街道殘疾人創業幫扶(孵化)基地,針對殘疾人的障礙與不便,提供全面保障和優質服務,打造茭白種植銷售幫扶直通車,在共富路上提供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