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坑里”的生物多樣性體驗館,有點意思!
2月末的麗水市慶元縣屏都街道坑里自然村,溪水潺潺,煙雨朦朧,樹木已經吐露新綠,一座兩層全幕布玻璃小樓,在連片的黑瓦白墻農居房里顯得尤為耀眼。這里是浙江首批開館的生物多樣性體驗館——慶元坑里生物多樣性體驗館。
慶元坑里生物多樣性體驗館。人民網 王蕭蕭攝
碧綠的草地上,兩只6厘米長的螳螂,正漫步其中;另一邊的玻璃缸里,一條中國大鯢正“害羞”地“躲”在水下的巖石縫隙里;墻上眾多色彩絢麗的蝴蝶翩翩飛舞……如此活靈活現的原生態場景不是在野外,就在坑里生物多樣性體驗館內。
“生物多樣性體驗,重在體驗。”坑里生物多樣性體驗館設計師崔寧杰介紹,室內展館一共兩層,共分為6大功能區塊,整體面積雖然不大,但是每一處都注重體驗和互動,“不同于一般展館的固態展品,體驗地展示的多是活體及其生活環境,讓參觀者更為真實地感受生物多樣性。”
“這個娃娃魚我認識,河里見過;這個揚子鱷是浙江長興那邊贈送的……”開館第一天,熱情淳樸的村民帶著自家孩童,擠滿了整個展廳。村民們一會兒駐足觀看宣傳短片,一會兒對著展區內的昆蟲標本拍照留念,有的家長還帶領孩子來到兒童互動區體驗手繪貓頭鷹的樂趣……
參觀者正在拍攝活體展缸內的昆蟲。人民網 王蕭蕭攝
為什么不把生物多樣性體驗館放在城市,而是設在鄉村?崔寧杰表示,這是特意為之,并不是只有城里人需要自然科普,村民同樣也有需求。每個地區生態環境和特色物種不同,通過對村民們進行生物多樣性的科普,一方面能夠加強村民們對本土生態文化的認可和自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村民們為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自己的貢獻。
“將體驗館建在坑里村,可以依托當地現有的文化資源、黨建資源,開展豐富的研學活動,打造‘紅綠’融合的鄉村旅游新業態。”慶元縣蔡段村黨支部書記吳華對于未來的規劃也是信心滿滿,“接下來,我們還要建設蝴蝶谷,吸引更多游客了解慶元、感受慶元。”
展廳內滿墻的蝴蝶標本。人民網 王蕭蕭攝
近年來,麗水市生態環境局與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深入合作,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創新性提出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地,著力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水平。
麗水市生態環境局慶元分局黨組書記、局長范修亮介紹,打造生物多樣性體驗館,是希望通過進一步挖掘蘊藏在生物多樣性中的觀賞價值、教育屬性、文化傳承等可持續利用的“寶藏”,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旅游、自然教育等深度融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手抓,推動共同富裕。
近期,慶元縣還發布了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成果。調查顯示,截至目前,慶元縣境內已記錄到高等植物2314種、陸生脊椎動物280種、陸生昆蟲2200種、魚類53種、底棲動物98種、大型真菌149種。調查還發現了全球新物種百山祖角蟾、皺蓋油囊蘑、麗水麗絲蓋傘,中國新記錄種27個,浙江新記錄種99個,慶元新記錄種117個,成果顯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