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化早知道 涉農補貼一鍵達
臺州仙居“農事地圖”助農增收
臺州仙居下雪了。“現在是楊梅開花時節,最脆弱,受不得凍。以往都說看天吃飯,我們現在是靠圖吃飯。”2月23日,梅農婁榮杏早早收到了低溫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凍準備。記者跟著他走進楊梅大棚,里面溫度恒定,一點也感受不到嚴寒。
梅農說的“靠圖吃飯”靠的就是“農事地圖”,是仙居縣針對重點農業產業楊梅,為全縣10萬名梅農繪制的“數據地圖”。種植畝數、種植分布、戶主信息、統防統治時間……與楊梅相關的20多項數據構成了一張獨一無二的產業地圖,這些數據來自稅務、氣象、銀行等12個部門,通過不斷分析、整合、應用,最終反哺農業發展。
天氣變化早知道、統防統治有記錄、銷售時間變長,這些最終促成價格的變化。“因為上市時間早,品質好,去年首次出果按顆售賣,一顆楊梅售價高達20元。這樣的高價,之前我們可不敢想。”婁榮杏家有120畝楊梅林,其中大棚楊梅30畝。
2021年,大棚楊梅收入達80萬元,遠超露天楊梅收入。大棚內,婁榮杏一邊打開手機演示一邊介紹,實現數字化管理后不僅產品質量提升,也節省了不少人力。配備水肥一體化調控、太陽能物理捕蟲器等智能化設備,手機一點就搞定。有了這些設備助力,婁榮杏家的楊梅實現物理防治、綠色防控。在楊梅種植基地里,日常生產管理有了“智慧大腦”,農產品還可以“遠程看病”。農戶一旦發現農作物出現病癥,可通過平臺“遠程診斷”智能匹配到農業專家,進行“云問診”。“農事地圖”也正在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和業務隔閡,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數字化改造,涉農貸款發放、涉農保險申報、低保戶救助、農機購置補貼、生產發展類項目補貼等都可以在平臺上實現一鍵辦理。
“有了‘農事地圖’,我們就能清晰地了解產業狀況,能為產業發展干更多實事。”仙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金平介紹,“農事地圖”以數字賦能農業產業為切口,在此基礎上納入“親農在線”平臺為農戶提供涉農補貼、農技咨詢等數字化服務,積極推廣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探索農業產業全鏈條普適惠農服務。
數字化正在重新定義農業生產方式,也在悄然改變著政府的服務方式。仙居正創建區域公用品牌“神仙大農”,梅農們已嘗到了應用“農事地圖”的甜頭,茶葉、油茶、仙居雞等當地優質農產品同樣渴望“數字化春風”的吹拂。2022年春節剛過,仙居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跑山頭、記數據,繪制茶葉的“農事地圖”,用數字化手段為茶葉產業插上發展的翅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