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頭大王”李裕銀:金色勞模獎章見證奮斗歷程
1953年,我國正式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杭州市各級工會和廣大職工積極響應中國共產(chǎn)黨的號召,廣泛開展了合理化建議和技術(shù)革新活動,涌現(xiàn)了一大批先進人物。來自杭州制氧機廠的鉗工李裕銀,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1925年,李裕銀出生在浙江瑞安一個窮苦家庭,他很小就被父親送到當?shù)氐囊患夜S。“在當時的社會,吃沒得吃、穿也沒得穿,工人也沒有什么地位。”他回憶道。
新中國成立后,法律確定了工人階級的國家主人翁地位。滿懷著為國家作貢獻的理想抱負,李裕銀如愿來到了杭州制氧機廠當鉗工,從此便在技術(shù)革新、技術(shù)發(fā)明的道路上,愈加充滿干勁。
隨著“一五”計劃的正式實施,從1953年7月開始,他連續(xù)72個月超額完成國家計劃,改進工模具84項,超額3300余工時,被工友稱為“跑在時間前面的人”。
浙江省“一五”計劃勞動模范獎章。浙江省總工會供圖
出色的工作成績,讓李裕銀收獲了諸多榮譽。1958年,他被評為浙江省第一個五年計劃勞動模范。次年,他又與浙江其他25位個人代表被評為全國先進生產(chǎn)(工作)者。
但他并沒有因此而停下前進的腳步。1960年,杭州制氧機廠制造大型制氧機,李裕銀自制了一臺長行程油壓機來提高工效,減輕了勞動強度。1968年,杭州制氧機廠自制1200噸水壓機,擔任大型水泵的設計、工藝工作的李裕銀,以報廢機身的改裝為基礎,并設計其他零部件,對8只活塞距速進行改造,成功提升了水泵流量、壓力,節(jié)約資金8萬元。1973年,他成功研制了浙江省第一副“高速攻絲夾頭”,連鉆孔帶攻螺絲工效比原先提高了20多倍,既保證了產(chǎn)品質(zhì)量,又解除了手工扳鉸的笨重勞力,被譽為“鉆頭大王”。
作為新中國建設初期的勞動模范代表,李裕銀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了無數(shù)的榮譽。他獲得的浙江省勞動模范、全國勞模、全國機械工業(yè)勞動模范的金色獎章,至今還激勵著新時代的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作出不平凡的業(yè)績。(胡慧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