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更早的文化之源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被偶然發現,打開了一扇回望約7000年前東南沿海先民氏族村落生活圖景的窗口。自此,長江流域乃至整個中國南方地區的遠古歷史,后人不再一無所知。但這也給人們帶來了多年難以破解的一個疑問:之前一直作為寧波地區古代文化之源的河姆渡文化,其出身和來源到底是哪里呢?
對于這個問題,學者們有4種觀點:直接來自于浙江內地的上山文化晚期;來自于跨湖橋文化;來自于現在的沿海大陸架區域;來自于本地的直接傳承。
那么,現階段的考古有沒有可能在河姆渡文化的基礎上,在寧波沿海地區尋找到更早的文化之源?井頭山遺址的發現,某種意義上解開了這個疑問。
在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和余姚市的支持下,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取得巨大的推進和落實。2017年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據多方了解、考察和論證,決定在實施正式考古發掘之前建設一個鋼結構圍護的基坑。2018年5月,基坑建設開工,最終于2019年8月達成這一關鍵的發掘基礎條件,建成總面積為750平方米的基坑。井頭山遺址作為中國沿海地區超大埋深的海相沉積環境下的遺址,發掘之前開創性地采用鋼結構圍護發掘區的發掘方法和技術路線,也為今后開展類似環境下的考古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2019年9月中旬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正式開展首次考古發掘。基坑內按照5×10平方米的規格布方,6米以上的淤泥已在基坑施工中用機械挖出,6米以下的淤泥和文化堆積則按照野外操作規程逐個探方清挖。發掘剛開始的兩個月多里,以持續清挖距地表6米以下、文化層上方覆蓋的海相淤泥堆積為主,由于淤泥十分黏軟,加上輸送帶往外送土的速度有限,又時常有一些送土故障,外運泥土的工作量和挖土周期比原先預計的要費時得多。
到2019年11月底,我們揭露出750平方米基坑范圍內近300平方米的文化層表面,呈現出以大量人工食用后廢棄的海生貝殼為基本特征的典型貝丘遺址的面貌。由于堆積中含水量較大、貝殼密集,經過嘗試,無法用鐵鍬等大工具直接開挖,只可用鐵耙或洋鎬類工具翻松后清挖。
至2020年5月下旬,我們已完成基坑內主要探方的大部分發掘工作量,出土露天燒火坑、食物儲藏處理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區等聚落生活遺跡30多處,其中,食物儲藏處理坑有20多個,它們中少量還保存滿坑的麻櫟果、橡子等帶殼野果。基坑內還出土了各類遺物數百件,以及巨量的食用后廢棄的貝殼遺存和其它動植物遺存。
井頭山遺址把余姚乃至寧波地區歷史文化的源頭在河姆渡文化的基礎上大幅度地往前推進到距今7800—8300年之間。這樣,寧波地區歷史文化的“天花板”,在河姆渡遺址問世40多年后終于被“捅破”了。更重要的是,寧波歷史文化之源原本是以稻作農業作為主要生業方式的河姆渡文化,如今這個記錄完全被改寫了。
從距現地表6—10米深的文化層埋藏深度來看,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和整個長三角地區迄今發現的唯一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突破了對原有的史前遺址在沿海地區分布規律的認識,并把它置于廣闊的中國沿海歷史大背景下,確定余姚、寧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區是中國海洋文化的主要源頭區域。其中少量稻作農業遺存與海洋經濟遺存共生的情況,更表明了中國沿海地區從早期海洋漁獵經濟走向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歷史發展道路,對于長三角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良渚文明為代表的中華早期文明的長遠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作者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人民日報記者王玨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04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