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患者至上 初心不渝
“耳朵聽不清了,眼睛也像蒙上了一層布!”不久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新入職的員工們上完高齡體驗課后很感慨。他們穿戴好模擬體驗裝置,從感官、行動等方面感受高齡老人的生活。
一堂特殊的體驗課,讓員工們切身體會到老年人的不易,從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對患者有更多耐心和尊重。這是浙大二院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的一個生動縮影。
“醫療服務滿意度其實就是期望值和體驗值的差。追求更好的患者體驗,不僅要多說,更要多做,要體現在行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一直強調關注患者體驗細節:聽診前主動把聽診器暖一暖、急診搶救用的復蘇液用恒溫箱保持37攝氏度的溫度、院外天橋臺階處增貼醒目的反光警示標志……種種舉措傳遞對患者的關心,體現醫院的溫暖。
對浙大二院的全體員工來說,“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已成為日常踐行的理念。患者體驗感提升的背后,不僅考驗醫院的醫療技術,更考驗醫院的管理水平、醫療流程和各部門的協調配合。
泛血管病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較高,是導致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為給泛血管病患者更加高效卓越的診療,浙大二院2022年3月正式啟用泛血管病學科群院區——浙大二院心腦血管病院區。
基于“從心開始、管您一生”理念,心腦血管病院區將血管病(包括心血管、腦血管、周圍血管)與代謝病整合成一個學科群,集合了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腦血管內外科、血管外科、代謝病科等優勢學科力量。
“像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通常不是單一病種,從患者角度考慮,一定要‘小綜合、大專科’。”院區副院長劉先寶說,通過學科合作,可以避免“頭痛醫頭”現象,減少漏診、誤診,為患者制訂精細全面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門診流程的順暢與否直接影響著就醫體驗。浙大二院心腦血管病院區成立自助點單式多學科診療門診,患有多學科疾病的患者可像點單一樣勾選要問診的科室和專家。
“在這里,免去了費時費力逐個去相關科室就診的麻煩,掛1個號,一次看了3個科。”56歲的張女士患有糖尿病、頸動脈堵塞、冠心病等疾病,此前一直苦于在醫院多個科室間來回問診。來到心腦血管病院區,她掛了心腦血管一站式聯合門診,選擇了內分泌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在門診護士的引導下,不到2小時,張女士就順暢地完成了所有診療和檢查。
“預檢分診、咨詢評估、來訪接待、審核蓋章、掛號收費、檢查預約等患者所需服務皆可在診區完成。”浙大二院客戶服務中心主任葉小云介紹,對于不了解自身情況、沒有預先選擇多學科診療的患者,院區還推出“一鍵轉診”服務,患者拿著醫生開具的就診單到分診臺提出請求,工作人員可以優先為其掛對應科室的當日門診號,花好幾天輾轉各科室才能看完病的情況已成為過去。
心腦血管病院區還打造“一站式融合病房”,多學科一體化服務,患者不動專家動,由主診醫師團隊和多學科診療團隊聯合實施多學科協作診療。不必轉科、轉病房,復雜疾病患者全面綜合診療的需求在同一張病床上就能被滿足。
走進浙大二院心腦血管病院區的經血管植入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心腦血管植入器械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一臺臺泛血管相關的國產醫療器械令人眼前一亮。
據介紹,心腦血管病院區正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泛血管疾病目的地診療中心,堅持“醫—防—教—研”系統融合,不僅專注于泛血管疾病的診療、創新手術方案,還開展全院區血糖分級預警、康復遠程處方管理、培養交叉融合的學術團隊、泛血管疾病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發適合國人的介入器械等。
以臨床問題為導向,浙大二院圍繞重大疾病進行高水平聯合攻關,不斷釋放科學研究潛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堅守為民初心,增進百姓福祉。
“要建設世界一流的醫院,我們應勇于探索,敢于回答別人沒有回答的問題、解決前人尚未解決的難題。從治愈一位患者到治愈一類患者,以無與倫比的毅力和決心,給更多命懸一線的患者帶來生的希望。”王建安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3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