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崇川:物業服務社解鎖老舊小區“幸福密碼”
城南新村社區物業服務社工作人員在段家壩小園修剪綠植。人民網 徐晨曦攝
“交了物業費,車輛亂停亂放沒人管,連基本的保潔也做不好,親朋好友都不大愿意來串門。”提起以前的物業服務,江蘇南通市崇川區居民朱新華一肚子不滿。現在,他的氣消了,這要從當地在老舊小區推行的物業服務社說起。
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是很多城市的“老大難”問題。作為南通市主城區,崇川區自2020年以來先后對178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并通過組建公益性的物業服務社,推動化解老舊小區失管、脫管難題,實現了一批老舊小區從內到外的煥新。
近日,人民網走進當地金鑫苑、北郭東村、段家壩小園等老舊小區實地調研,看到了環境整潔、鄰里和睦、治理有序的可喜畫面。崇川區住建局副局長陳婷婷表示,“我們通過黨建引領、公益為民、治理融合、專業外包的方式,創新打造物業服務社,實行托底式服務,推動老舊小區物業管理走上了正軌。”
“重點激發大家的主人翁意識”
學田街道金鑫苑建于1999年,共11幢292戶。20多年來,這個小區先后有4家物業公司入駐,最終都因管理不善、居民不買賬而遺憾撤場。
針對老舊小區這一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崇川區委、區政府提出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建立“區級指導、街道統籌、社區負責、業主監督”的物業服務社組織體系,具體由社區黨組織牽頭成立物業服務社,同時匯聚業主委員會、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引導黨員骨干加入物業服務社。
業委會是個中關鍵。作為崇川區首批探索實施物業服務社管理模式的小區,金鑫苑2021年選舉出了新一屆業委會。“我們把業委會成員的特點定義為‘四有’,有威望,有情懷,有能力,有精力,重點激發大家的主人翁意識。”社區黨委書記倪燕說。
志愿者正是小區主人翁的角色擔當。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微電子專業的陸冬明老師加入志愿服務隊后,發揮專業特長,當起了小區里的“電工師傅”。王克云、劉國蘭是“助鄰志愿者”,誰家老人腿腳不便,他倆就定期上門打掃衛生,組織大伙兒為困境人群獻愛心。
朱仁昌是一名退役軍人,在小區改造中他就憑著“較真勁”,嚴格把關施工質量。物業服務社運營后,他又加入義務監督隊,主動承擔起車輛停放、安全檢查等工作,“志愿者不拿一分錢工資,我作為黨員就要以身作則。”
城東街道北郭東村南區,過去也是臟亂差的老舊小區,在社區黨委組織下試水物業服務社模式,面向居民實行“點單式”服務,104名黨員群眾主動擔任“紅色管家”。退休干部王瑞華牽頭成立了黨群志愿者隊,“我們每天巡查一小時、商議一小時、服務一小時,每月定期有31名志愿者輪流負責小區衛生和安全。”
包勇奮在北郭東村生活了24年,對目前的物業服務贊不絕口:“過去有人在花圃里施肥種菜,散發出的異味讓人不敢開窗,志愿者挨家挨戶上門勸導,熱心居民還自發補種了花花草草。”
“我們都把小區的事當成自家的事”
老舊小區改造,“改”的是硬件,“造”的是品質。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后,物業管理跟不上,居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從何而來,又如何長久?
在金鑫苑居民們看來,物業服務社成立后,在社區黨委和小區業委會有力組織下進行自管自治,實現了“對癥下藥”。用朱新華的話說:“我們都把小區的事當成自家的事。”
老舊小區在建設初期規劃的停車位數量不足,常常成為居民和物業管理方之間的矛盾點。金鑫苑居民登記的車輛共340輛,停車位只有187個,該小區地處位于南通圓融商圈附近,外來車輛頻繁進出,讓原本不多的車位更加捉襟見肘。
“為此,全體業主投票決定將臨停車輛的收費標準提高。經此調節后,一方面提供給居民的車位增多了,另一方面小區的公共收入也增加了。”小區業委會主任施偉還介紹說,“當年繳清物業費的業主第一輛車免費停,第二輛車開始收費。”去年,金鑫苑小區收到物業費、停車費共29萬元,除去7位物管人員的工資開支,剩余8萬元以分紅的形式分配到了每戶。
“遇到有業主亂停車,居民們會在業主群里予以曝光。停在路上的,就在年終分紅中扣20元,停在消防通道上的扣40元。”施偉說,小區所有業主參與制度共建、互相監督,解決了車輛亂停亂放的“頑疾”。
涉及公共利益分紅,對小區內的空關戶、無車戶是否公平?據介紹,針對無車戶,業委會每年補貼120元;針對空關戶,如果全年電費不超過100元,業委會會退還30%的物業費。
沈先生是金鑫苑的一名空關戶,長期居住在國外。新的補貼辦法出來后,他一算,原本每年960元的物業費,加上無車戶補貼120元、年分紅275元,再算上減免的3成,他每年只需要交400來元。
構建“六力共治”格局
新城橋街道城南新村社區段家壩小園建于1995年,自建成后便由坤園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物業費收取率不到40%,小區治理陷入惡性循環。“連保安都沒有,又臟又破,垃圾也沒人來打掃。”3號樓居民沈曉水說。
2020年,段家壩小園被列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當年年底改造完成。2022年3月,物業服務社在這里落地,物業服務社提供護綠養綠、文明養犬、垃圾分類、停車秩序等志愿服務,其他服務向物業公司購買。
王華是城南新村社區物業服務社的“紅領管家”,負責段家壩小園的管道疏通、電路維修。“王師傅認真負責,遇到停水停電,只要打個電話,十分鐘內就能上門維修。”提起這位王師傅,小區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段家壩小園不向業主收取物業費。原來,小區的公共收益有兩處,一是小區內每輛車600元/年的停車費收入,二是小區配套店面房的租金,合計每年有20萬元,扣除必要的保潔與安保人員開支后,每年還有5萬元左右的結余投入到公共維修基金的蓄水池。
陳婷婷坦言,在專業性上物業服務社比不上物業公司,它更多的是承擔“兜底”的功能,與市場化物管優勢互補,而小區具體選擇哪種管理模式更適合,需要視其具體情況由業主共同決定。此外,物業服務社還承擔了“應急”功能,一旦有物業公司中途撤場,物業服務社就要頂上,“畢竟小區垃圾不能一天沒人倒,小區安保不能一天沒人管。”
截至目前,崇川區已實施改造的100多個老舊小區中,其中70多個由市場化物業公司管理,30多個由物業服務社管理。陳婷婷表示,當前,崇川區正積極發揮黨組織領導力、主管部門監管力、執法部門公信力、業主委員會履職力、物管企業服務力、居民群眾自治力,構建“六力共治”格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