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即開公司 看大學生如何在社區創業?
——上海東明路街道社區創業工作法
“去年11月,我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從事園林造景和策展業務。”今年6月,畢業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設計專業的翁鍶顥與兩名同學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創辦了公司,而工位就在匯明心街區發展中心里。
三名大學生為什么可以一畢業就成立公司?這得益于東明路街道對于“家門口小生意”的扶持。東明路街道針對不同群體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扶持措施,目前,將重點人群的培養計劃劃分為三類:“木蘭”計劃、“戎創”計劃、“新生”計劃,分別面對女性創業者、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制定培養計劃。
“新生”計劃是以高校畢業生和慢就業青年群體為主,幫助年輕人實現輕量微創業和就業。翁鍶顥就是其中之一。
“同濟大學的劉悅來教授是我職業上的領路人,大一暑期,我在東明路街道,跟著劉教授一起規劃居民區的共建項目,我們先從社區花園入手,然后讓我了解到社區治理,并且從中發掘自己的創業方向。”翁鍶顥回憶道。
翁鍶顥創立的公司在市集擺攤。受訪者供圖
今年6月,翁鍶顥加入匯明心街區發展中心,專門負責社創項目,其中,他主要負責青春賽道,幫助和他一樣的大學生創業。曾經收獲過互聯網+、挑戰杯等金獎,讓他對這一塊比較熟悉。雖然家住徐匯區,每天需要兩地之間往返,他卻說:“東明路街道簡直要比家還熟悉,天天往這邊跑,我也能算是半個居民啦。”
創業指導活動。東明路街道供圖
而初次創業者往往缺乏商業思維和市場經驗,常常會苦惱于如何找到合適的商機或制定合理的商業計劃。于是,東明路街道會組織經驗豐富的創業導師開展職業指導活動,幫助創業者梳理思路、明確方向。
社創培訓課程。東明路街道供圖
東明路街道以街區發展中心為平臺,邀請有經驗的創業者、專家、專業社會組織、金融機構等資源力量參與,重點鏈接同濟大學、華師大、華東理工、上海大學、濟光學院、第二輕工業學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職校,積極整合區域內公共創業服務資源和專家資源,搭建創業企業孵化平臺,成立“明”創優品專家指導室。
今年6月,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學校與東明路街道開展黨建聯建活動,學校形象設計系主任鄭春幸帶領9名老師和學生開展美容、美發等技能培訓,受到社區的歡迎。
翁鍶顥坦言,“我是學生,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在與甲方溝通時候,難免有一些偏差和錯漏,當時是匯明心團隊給與我們一些專業的指導,包括怎么與甲方溝通、有哪些彌補措施,幫我們做兜底的工作。”
從溝通到簽合同,再到財務知識,東明路街道組織導師們通過一對一的輔導,不僅幫助創業者發現市場需求,還指導他們項目落地。于是,孵化出一個個像翁鍶顥這樣的大學生創業者。
翁鍶顥從在校參賽到畢業創業無縫銜接,帶動40多名同學積極投身社區服務,并將景觀設計專業帶入社區商業和社區治理中。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鐘曉華表示,通過這些具體的項目優化賦能措施,東明路街道的創業者們得到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方位支持。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創業者的技能和知識,還為他們將創意實現為具體可行的項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