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臨泉:一個“超市”的雙向奔赴
秋高氣爽,豐收當時。
每到這個時節,豐收的喜悅,總是會被銷售的愁緒沖淡幾分。辛苦一年,收獲的優質農產品如何快速進入市場?地里的這些“寶貝”如何在保障農戶收益的基礎上,也讓消費者享受到實惠?面對上述問題,通過村集體帶頭進城開“超市”,是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滑集鎮南楊小村給出的答案。
直營店內銷售的農產品可以全程溯源。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南楊小村是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近年來,該村通過注資分紅、大棚租賃、農產品銷售、三資盤活、土地托管種植等方式,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增加。可隨著規模化種植模式推廣速度加快,一旦大宗農產品與市場對接不夠及時,滯銷事件便接踵而至。
“滑集是農產品生產大鎮,紅薯、辣椒、白菜、小蔥、桃梨以及芝麻油、芥菜絲等產量巨大,但缺少一個通往市場的良好通道。”滑集鎮黨委副書記、南楊小村黨支部書記馬具廣說。
“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到處跑市場,不如自己建市場。”這是常年為當地農產跑銷路的馬具廣內心真實寫照。
直營店內銷售的農產品可以全程溯源。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說干就干,經過多方打聽,臨泉城南紫薇苑南門商業街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服務人群面廣,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運營差強人意,急需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得知消息后,馬具廣第一時間帶領村干部與商業街所有方——臨泉縣國有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洽談。通過反復協商、多輪論證,最終,以南楊小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名義租下商業街一二層市場門面,用于建設農副產品助農直營市場和直營店。
場地問題得以解決,那改建、招商、運營又咋辦?
南楊小村通過組織力量外出考察市場與商超建設運營模式,帶回了先進的服務管理經驗,確定了市場和超市的改建內容、改建風格。由于馬具廣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只賣本村農產品,為此,他帶著村干部一起,深入全縣各地,全面摸清紅薯、水稻、生姜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規模和產量,梳理草莓、辣椒、梨桃等瓜果蔬菜產地、標識等情況,核實麻花、皮蛋、肉類、“三粉”、菌菇、芝麻油等特色加工農產品的食品安全達標情況,再分類造冊,明確進入市場的商品名錄。
新鮮的蔬果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自“超市”運營以來,其大部分的產品來源于臨泉縣各鄉鎮,所有農產品,從品種到產地,都可一一溯源,這不僅保證了農產品的綠色、安全,還有效推動了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推廣和發展。同時,規模化需求和直連式議價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運輸成本,使得商品價格相較其他地方更便宜,實現了質優與價廉同步。
現在,再來到改建一新的市場,直營店內干凈有序且溫馨舒適的環境、質優價廉且品類繁多的產品讓這里人來人往,熱鬧異常。“讓老百姓吃得安全是我們的首要工作目標,所有進市場、進直營店的商品都必須經過專業檢測,實現非達標不進店。”馬具廣說,每晚七點半對生鮮蔬菜類商品進行打折銷售,既讓利于顧客,也避免了浪費,實現顧客與門店的雙贏。
直營店居高不下的人氣,也帶火了一門之隔的農副產品助農直營市場。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直營店居高不下的人氣,也帶火了一門之隔的農副產品助農直營市場,這里農產品的進入標準相較于直營店稍低,但勝在價廉,每天的人流也是絡繹不絕。“我以前也在這經營農產品,那時候人少,經營情況也不好。自打他們入駐之后,人流量大增,我這個小攤位,月月都能有個十幾萬元的營業額呢。”商戶王中意笑得合不攏嘴。
據了解,南楊小村的直營市場和直營超市運營以來,帶動了50余家農副產品銷售企業參與,匯集了全縣20個鄉鎮的優質農特新產品,年銷售額約3000萬元;直營市場和直營超市直接吸納百余人就地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4萬元;間接帶動初加工、包裝、運輸、餐飲等行業就業2000余人;探索了農產品經營管理新模式,提供了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直連的成功范本。
一手托著市場,一手連著產品,南楊小村通過不懈努力,實現了大批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從果園到果盤、從鄉里到城市的華麗轉身。
這個“超市”里,田間地頭和城市煙火“雙向奔赴”的故事,還在不斷演繹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浙江:打造人才強引擎 建設醫療新高地
- “貓毛過敏該去哪家醫院?”“面對短宮頸及早產風險該如何處理?”“前列腺癌尿失禁要怎么治療?”聚焦群眾關心的常見、高發、疑難疾病,今年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啟動了2024年度浙江省臨床創新團隊項目,旨在主攻各類專病診治,更好發揮人才對創新浙江和衛生健康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作用。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人事處(人才處)處長朱煒表示,該項目是“三支隊伍”建設的重點項目,擬通過三年建設,浙江省的醫院在單病種診治上門診手術量顯著提升;預計四年內將在全省布局300個“小而強”臨床創新團隊,以滿足群眾看病就醫需求和看病不出省的目標。 自浙江“新春第一會”召開以來,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全面推進衛生健康領域“三支隊伍”建設,在加強衛生人才計劃、人才項目改革探索、突出標準制定和項目落地方面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