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藍色”增長極 鹽城大豐向海圖強
秋日的鹽城港大豐港區口岸邊,4000多輛“悅達起亞”商品車整齊排列。兩天內,這些車輛將全部裝船起航,發往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今年,大豐港區汽車滾裝出口業務有望首次突破2萬輛。
江蘇鹽城市大豐區坐擁112公里海岸線、近5000平方公里海域。近年來,當地聚焦海洋經濟,通過提升港口能級、發展海洋產業、打造生態經濟,力爭到2030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屆時將占鹽城市海洋經濟比重35%以上。
放眼整個江蘇,2023年海洋生產總值為9606.9億元,僅占地區生產總值的7.5%。經略海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極,實為江蘇沿海開發的“迫切之舉”和“藍色共識”。向海而興,大豐此番如何領先身位?
劉衛東在電腦前操作自動化軌道吊。人民網 周夢嬌攝
夯實載體,提升港口能級
站在大豐港集裝箱碼頭自動化控制中心環望,貨輪靠岸,集裝箱從船艙卸下,由卡車裝車后駛離港區,完成一次海陸聯運。占地400畝的堆場內,除集卡司機外,不見一個人。
“這是江蘇沿海首個自動化集裝箱堆場,自動化率達到95%。”鹽城港航運集團集裝箱堆場中控室主任蘇偉稱,集卡進入閘口時,綜合檢測系統會識別集卡、集裝箱的信息,自動放行,相較于人工操作,過閘時間縮短75%。
集卡進入堆場后,自動化軌道吊隨即“接手”裝卸貨。控制中心內,軌道吊車司機劉衛東輕觸操縱桿,集裝箱便移動到目標位置,穩穩落到卡車上。
堆場集裝箱裝車這項工作,劉衛東已經做了十年。兩年前,他的工作地點從戶外搬到新建成的自動化控制中心,工作內容也從“開”軌道吊變成“監控”軌道吊。
“以前,我每天要爬到20多米高的駕駛艙操作吊機,一刻都不能放松;如今,只有在出現偏差時才需手動修正。”劉衛東最為直觀地感受到了自動化帶來的便利。現在的碼頭堆場,每小時能完成32個集裝箱吊裝,年周轉量達到100萬標箱,效率提升了一倍。
從大豐港區集裝箱碼頭走出,不遠處便是糧食碼頭。一條5049米的“運糧廊道”橫亙碼頭與庫區,長度創下亞洲紀錄。在這里,門機抓料斗上下翻飛,一噸噸進口糧食經過漏斗,落到散糧氣墊輸送機上,轉運至后方筒倉。
“相對于傳統的汽車運輸,氣墊式輸送機提升了近一倍的效率。安全性、密封性、貨物損耗率也得到優化。”大豐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吳慧露說,智數化升級助推港口提級的同時,港口航線也在“廣開舟楫之便”。
近日,“太平洋正直”輪從大豐港區出發,搭載四套S85型整機、3.39萬方風電葉片,駛向越南永安港,標志著大豐到越南的年度首航開啟。今年,大豐港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間航線已常態化運行;鹽城港-阿聯酋外貿集裝箱航線上半年實現通航,填補了鹽城至中東集裝箱航線的空白。
“作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大豐港區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10個、國際國內航線39條。”吳慧露介紹,上半年,大豐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688萬噸,集裝箱吞吐量33.28萬標箱、同比增長11.4%。《大豐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進一步提出,要沖刺“億噸大港、百萬標箱”。
碧海無垠,大豐現代集疏運體系如何“加速跑”?在江蘇海洋大學海洋經濟研究院院長孫軍看來,大豐港主要從事倉儲業和多式聯運,現代物流功能仍有提升空間,“通過構建高效的物流信息平臺,推廣‘車船直取’‘抵港直裝’等作業模式,可以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港口能級、暢通聯運通道。”
江蘇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藻酸鈉原料。人民網 周夢嬌攝
隆起腹地,發展海洋產業
在大豐有句流行語,錢是“大風”刮來的。從大豐港出來,驅車沿海岸線行駛,鹽城國能大豐H5#風電場間,32臺百米高的“風車”臨風矗立,一排排光伏板沐光生輝。
“這是全國首個由地方國企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可基本滿足大豐用電負荷,剩余的綠電輸送到千家萬戶。”鹽城國豐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風場場長蔣曉松介紹,該項目智慧的“大腦”機組,跨域67公里、連接陸地變電設施的“大動脈”——海底電纜等,均產自大豐本地。
在中天海纜生產車間內,一根根銅桿經過單絲拉制、導體絞合,變成一條條海底光電復合纜,淺埋于海上風電場,成為連接陸海的“能源橋梁”。
“我們正在研制‘薄絕緣結構’和‘漂浮式’海纜,可進一步降低造價,擴大應用場景。”中天海纜總經理陳杰表示,企業已接洽三峽大豐、國信大豐等,營收有望超20億元。
與中天海纜一路之隔,江蘇海恒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車間也是一派繁忙景象。120毫米厚的高強鋼板經過卷壓,變成完美的圓形,一件件風電塔筒由此產生。“我們年產200臺風電塔筒,150臺風機單樁等承載平臺,可實現利稅1億元。”企業辦公室主任李華表示。
“獨立造出一臺風機”在大豐已成為現實。大豐風電產業園已形成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隔墻配套、無縫對接。作為鹽城打造“海上風電第一城”的“主戰場”,去年,大豐新能源發電94億度,超過全區社會用電量。
在鹽城海洋生物產業園,另一場關于海洋的新興產業革命正悄然興起。
海藻,是海洋中最常見的植物之一。一棵海藻,能創造怎樣的經濟價值?走進江蘇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新的海藻味撲面而來。在這里,進口海藻原料浸泡24至48小時后,會被消化、沖稀、過濾、漂浮,成為一種增稠劑——海藻酸鈉,其是美妝、保健、食品等各類生物制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11年前,明月海洋副總經理郭乃喜參與公司籌備時,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如今公司年產值已達5億元,海藻酸鈉的產量也位居全球前列。
海的文章,大有可為。廢棄物的蝦蟹殼,用酸堿提取,在提取釜中緩緩釋放出珍貴的甲殼素資源;以海洋活性物質紅藻為原料,全球一流的卡拉膠、瓊脂生產基地正在形成……
“我們正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可再生能源主攻海上風、光、氫能等產業,海洋生物則聚焦醫藥、食品、新材料、保健品等領域。”大豐區發改委主任陳小龍告訴人民網,今年上半年,當地又有11個海洋產業項目新開工,數量居鹽城第一。
游客在大豐“日出海灣”景區觀賞日出美景。大豐區委宣傳部供圖
逐綠而行,向生態要收益
浩瀚黃海,廣袤灘涂。今年暑假,一批批中小學生研學游團隊從上海、南京等地來到大豐,打卡“日出海灣”,看“暗夜星空”,游世界自然遺產地野鹿蕩。這場“濕地之約”,給大豐帶來了人氣,更帶來了數百萬元的直接經濟收益。
文旅熱的背后,是全域濱海的大豐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其中,濱海生態補償機制被大豐做出了“新解法”。
川東港南側建川養殖區距離海邊僅有10分鐘路程,1620畝的人工養殖魚塘曾一度水中無魚、草蕩枯萎、土地干涸。2020年10月,大豐投入1900萬元,退漁還濕,啟動生態修復工程,重建濕地生態系統。
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的錢從哪里來?按照環評要求,企業開發工程項目,需對受項目影響的生態環境進行補償。據大豐區資規局生態修復科科長倪懷玉介紹,建川退養區生態修復創新引入社會資金,使用了3家企業繳納的1900萬元生態補償金。
“農田麥稻輪作,只施有機肥;魚塘天然養殖,不投喂餌料。”江蘇鹽城港鹽農沿海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文斌算過一筆“生態賬”:雖然農漁產品產量降低,卻為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谷物售賣后的錢,還可用于后期生態維護。
如今,“舊魚塘”變身“新濕地”。退養區內,植被蔥郁、河網清晰、林帶豐饒,每年有數百萬只候鳥在這里繁衍生息。2023年,大豐川東港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上,借助川東港灣的潮間帶、灘涂等資源,我們開發了海上日出、暗夜星空等景點。”鹽城大豐世遺黃海濕地公園有限公司后勤部主管吳軍說,旺季時每日游客量可達3000人,海灘上“長滿了帳篷”。
發展海洋經濟,不僅對環境有要求,對濱海“碳文章”也提出了考驗。
今年3月,江蘇省首筆“貝類海洋藍色碳匯貸——文蛤貸”在大豐落地。當地企業將養殖文蛤的減碳、固碳效果作為增信,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啟動資金不足問題。此前,該區已創新推出“紫菜貸”、濕地修復碳匯貸等。
大豐港(近)零碳產業園則開發了“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新型電力系統,做到“每一度綠電可溯源”。“園區匯集綠電、就地消納,讓企業用上均衡的綠電;而綠電物理可溯源,則提升了企業的海外競爭力。”吳慧露說。
產業強海、科技興海、生態護海,大豐向海圖強路徑清晰。大豐區委書記李志軍在今年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上強調,要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奮進姿態,聚勢匯能打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增長極,把大豐建設成全市沿海崛起的龍頭、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樣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