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二〇二四數字經濟論壇發言摘編(一)
夯實技術基礎 發展數字經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王一鳴
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已經形成并顯現出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勁推動力。面向未來,要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提高數字技術領域創新能力。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夯實數字經濟技術基礎,打造多元化參與、網絡化布局、市場化運作的創新生態。
用數字智能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鼓勵和支持鏈主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立足自身優勢,帶動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融入數字化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整體效率和競爭力。
培育數字經濟新興產業和布局未來產業。聚焦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5G等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推進應用場景建設,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增長點。
優化提升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等新型網絡,加快大數據、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云網協同發展。
依托網絡資源 筑牢數字底座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劉郁林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成績斐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互聯網基礎資源為數字經濟發展筑牢堅實基礎。目前,我國“.CN”域名保有量已達2013萬個,IPv6活躍用戶數已達7.94億。
互聯網核心技術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內生動力。近年來,我國互聯網基礎資源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成果不斷豐富,數據資源能力持續提升,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注入活力。
互聯網統計調查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數據支撐。1997年以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連續開展統計調查工作,為刻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把握發展規律提供重要參考。
作為互聯網基礎資源的“國家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將堅持“抓普及”“強創新”“保安全”“廣合作”,在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將加快提升互聯網基礎設施規模部署、服務能力,充分發揮數字基礎設施的帶動作用;加快互聯網核心技術攻關,以更加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
盤活數據要素 建設智慧城市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陸志鵬
當前,我國大模型發展面臨數據安全合規、數據產權保護、數據供給不足三個問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中國電子長期致力于探索數據要素化治理和數據流通新路徑,研究發現了數據元件這一組織形態,實現了數據的可確權、可計量、可定價,隔絕數據泄露、數據篡改、數據濫用等安全隱患。數據元件還能夠作為高質量數據集用于大模型訓練,有效減少訓練過程中算力、能源和時間消耗。
中國電子正與鄭州市合作探索智能體城市總體架構,實現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提升。智能體城市以城市大模型為核心能力,以管理智能體、執行智能體、監督智能體為業務支撐形成智能體群,以內生安全為基礎保障。數據要素(元件)為城市大模型和城市智能體提供了基礎支撐,并形成“數據元件—城市操作系統—城市智能體群”的三層架構。
中國電子愿與各城市積極合作,共同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和智能體城市建設工作,為“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數據賦能發展 助力產業轉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 胡堅波
我國數字經濟持續蓬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高達16.2%。從結構看,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2022年占數字經濟比重高達82%。
分領域看,在技術方面,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突破與產業發展提速。大模型具備規模可擴展性強、多任務適應性強、能力可塑性強等特征,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重要走向之一。
在要素方面,數據要素的應用能夠提升企業在傳統要素使用、資源配置和創新決策等方面的能力。2022年數據對第一、二、三產業經濟收入增長貢獻度分別為0.32%、0.65%、1.69%。
在產業方面,數字化轉型進入普及推廣新階段。我國數字化轉型加快,進入規模普及、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階段,預計2025年我國智能工廠規模將超過1.4萬億元,中小企業數字化投資將超8000億元。
在技術、要素、產業等因素推動下,數字經濟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提升將支撐我國經濟發展效率持續改善。
激活工業數據 釋放要素價值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 羅俊章
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工業數據能與技術、勞動、資本、人才等其他要素深度融合。推動工業數據價值化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有重要意義。
為推動工業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應從“三個加快”上持續發力——
加快完善工業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工業數據登記機制與流通制度。強化央地政策協同,提升工業數據資源體量質量,打造更多新型應用場景。推動工業數據領域國家標準貫標,促進工業數據互聯互通與共享共用。
加快建設工業數據新型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提供軟硬件基礎設施和算力支撐。加快建設工業數據資產登記城市節點,為區域企業提供全環節、一站式數據服務。
加快打造工業數據創新合作生態。鼓勵培育工業數據要素創新商業模式。加大對數商及第三方機構的培育力度,豐富工業數據產品及服務體系。鼓勵多元主體深化合作,共同開展工業數據空間、工業數據跨境等領域探索實踐。
應用數字技術 發展核能事業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 馬明澤
中國核電作為中核集團旗下以核風光等發電、供汽供熱為主業的清潔能源上市公司,成立伊始便將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作為推動核工業高質量發展和公司規模化、標準化、國際化發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堅持公司戰略引領,指導信息化、數字化專項規劃的編制與實施推進,堅持以重點統籌項目帶動和促進公司信息化數字化全面轉型。
在核電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中國核電通過信息系統和數字管理平臺的統籌建設,加強國產信息化工業管理軟件研發、核工業數據中心建設等工作,顯著提升經營管控能力,促進標準化管理與集約化運營的體系建設。目前,中國核電通過信息管理隊伍的集約化改革,成立數字化創新中心,不斷推進業務架構、軟件架構以及數字基礎底座的集中建設。
面對新一代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產業創新機遇,中國核電將利用數據資源、信息網絡和通信技術融合,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不斷創造數字經濟價值,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實際行動為能源強國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加強創新應用 強化產業培育
重慶市璧山區委副書記、區長 江志斌
重慶市璧山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重要功能區,近年來著力打造數字經濟創新應用高地。
建強載體平臺。璧山區高標準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培育壯大元宇宙、電競動漫、網絡與數據安全、網絡平臺經濟、數字影視拍攝、數字醫療等產業。
強化產業培育。璧山區打造元宇宙內容產業生態示范區。發展集成電路與半導體、新型顯示、智能終端三大主導產業,培育新型電子元器件、軟件信息服務兩大特色產業。打造信息安全托管運營中心,啟動“東數西算”二期數盾項目,創建網絡安全產業園和數據安全產業園。
豐富應用場景。璧山區布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應用示范,出臺“智改數轉”專項扶持政策,建成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83個,完成智能改造項目425個。推動動漫與元宇宙深度融合。實現“出生一件事”“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等網上一鍵辦理,推動城市治理體系數據在線共享。
數智創新引領 產業平臺重塑
河北省保定市委副書記、市長 閆繼紅
近年來,保定聚焦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培育并形成以“醫、車、電、數、游、超低能耗建筑、現代都市農業”七大產業為主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市搶抓數字化變革機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行業龍頭向新而行。
數智創新引領。長城汽車旗下長城精工與中國信通院、中國聯通等聯合研發攻關,將5G—A技術應用于工業控制核心生產環節,實現5G無線通信對傳統有線通信的替代。
數據要素驅動。保定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推動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產品換代,產業鏈、數字鏈、價值鏈不斷向高端邁進。
產業平臺重塑。白溝箱包通過成立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為2萬家企業提供精準數字化服務,促進生產要素、數字要素、市場要素聯動融合。
此外,保定還在市縣兩級設立數字經濟產業創新服務中心,組建數字化轉型資源池,搭建企業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當前,保定正以獲批全國首批國家數據標注基地為契機,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突出城市特色 發力數字賽道
海南省儋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陳陽
儋州有開放、綠色、法治三個標簽。作為自貿港先行區示范區和“樣板間”,率先落地零關稅、低稅率政策,吸引了大量經營主體,潤澤科技投資布局3萬架高端算力,一期年底就將封頂;桉菏數產等企業開展境外數據來數加工,打造了全國首個數字保稅區。工信部批復在海南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將極大提升國際網絡通信能力。
儋州滿目蒼翠、郁郁蔥蔥,擁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資源,規劃了1200萬千瓦海上風場,大唐、申能兩大風場(一期)開工,年底建成將提供36億千瓦時風電,加上鄰近的昌江核電,可以為用能較大的算力企業提供充足的綠電保障。全力爭取“數算電碳”一體化,推動遠洋貨輪綠色動力替代。
儋州將努力把握好機遇,爭取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跑出自己的特色,扛起海南自貿港“樣板間”的責任擔當,誠邀廣大企業家來儋州共同體會開放、綠色和法治的環境,共同分享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共同推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創新活力迸發 科技成果迭出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詹佳祥
浙江省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2023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50%。
數字技術是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代表技術,數字科技創新活力迸發,數字經濟領域硬核科技成果迭出,數字經濟領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75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71938家。
數字產業是新質生產力布局的主要領域,實施數字產業集群培育行動,形成2個萬億級數字產業集群、若干個千億級數字產業集群。
數實融合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路徑,浙江擁有省級未來工廠72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794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超80.6%。
數據資源是激活新質生產力的全新變量,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走在全國前列,60個市縣和6個領域率先開展試點,開放數據集3.3萬個,開放數據總量220.3億條。
未來,浙江將以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抓手,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3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