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千里山海呼應 以文為媒互親互融
寧波:甬涼“姐妹”非遺體驗館攜手奏響文化交融新樂章
近日,甬涼東西部協作又添一標志性成果,位于四川涼山州越西縣水韻花紅景區的山海情·越西非遺體驗館開門迎客。據了解,該非遺體驗館占地1500余平方米,場館內設置了彝繡、彝族服飾、彝族漆器、彝族銀飾、彝文書法等多個展區,從策展、文創、旅拍、茶咖、輕食等多個維度推動非遺產業的集聚和發展。
位于涼山州越西縣的山海情·越西非遺體驗館。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再過不久,這個“內外兼修”的非遺館還將把骨木鑲嵌、越窯青瓷等寧波的非遺文化送去彝鄉,增進彝鄉同胞對寧波的了解和認可。屆時,這里也將迎來更多企業家、創業團隊和大學生群體,他們將用新的思維、新的營銷方式,推動“非遺”二字從文化走向產業。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寧波江北慈城,它的“姐妹館”——山海情對口協作非遺館正和它遙相呼應。每當周末或節假日,慈城民權路上的這個網紅“打卡點”就吸引了一大波非遺愛好者,成了研學基地和來自大涼山彝族手工藝人展示精湛技藝的大舞臺,將彝族風情遇上千年古縣城后擦出的火花展現地淋漓盡致。
位于寧波江北的山海情對口協作非遺館。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以江北和越西兩地傳統文化為軸線,用彝族的服飾、漆器、銀飾和文字四大版塊,帶大家領略大涼山的神秘風情。”越西非遺體驗館館長陳蕾表示,兩個非遺館雖然遠隔千里,內外裝飾、陳列布展也有所不同,但它們都肩負著同一個使命:將甬涼兩地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轉化為創意產業的文化優勢,通過創意升級把文化觀念、民族情感和審美品位予以凝結,提升非遺文化附加值,從而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據了解,對口協作地區互設非遺館,以推動文化交流傳承,這在浙江省范圍內尚屬首次,放眼全國也并不多見。“甬涼共建非遺館,就是希望能為‘山的匠人’開闊‘海的眼界’,為‘山的手藝’鍍上‘海的智造’,讓非遺傳承人化身致富帶頭人,引導更多越西同胞擁抱新觀念,逐夢新生活。”江北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該局充分利用好非遺館平臺,多樣化展示四川涼山州、新疆庫車市等對口地區非遺文化,常態化舉辦非遺活動,吸引本地群眾入館超30萬人次,銷售文創產品50萬余元。
據悉,目前非遺館和中國美院、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開展的合作正不斷深化,依托寧波(前洋)直播中心開展的文創產品推廣方案也已提上日程。(陳冰曲、張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