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藝術澎湃創新動能(堅持“兩創”·關注新時代文藝)
數字藝術《宇宙交響曲:行星分子音樂的探索》,作者師榕。 |
數字藝術《尋跡洛神賦》,作者北京黑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數字藝術《四時比鄰》,作者曹雨西。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不僅有效激發了新質生產力,顯著推動社會文化進步和經濟轉型,也為藝術創作提供全新的手段和廣闊的空間。近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集中梳理和展示過去10年中國數字藝術創作與教學成果,聚焦藝術與數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彰顯數字藝術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激發藝術創新驅動社會創新的新動能,同時促進國際藝術交流與合作,為全球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和創新性貢獻中國力量。
引領科藝融合新方向
數字藝術是當代富有探索精神和前沿意識的藝術領域。它與新世紀一同成長,是和21世紀同頻共振的一種藝術形態。自誕生伊始,數字藝術即以對新媒體、新形態、新觀念、新方法的運用,受到藝術界、教育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迅速成為全球藝術體系的重要板塊,在藝術史的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數字藝術正邁向藝術實踐的中心地帶,并打通美術、設計、影視、建筑等多個學科,融匯當代藝術、數字科技、智能制造、視聽工業、流行文化等方方面面,不斷拓展邊界。正如“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四個板塊的設置:“太空史詩”“寰宇大觀”“仿生格物”“無盡洞天”,時空跨度與學術視野宏大。210件參展作品,從感官體驗到數字生命,從數字文旅到數字考古,從太空史詩到未來科幻……超越既有的學科界限、行業壁壘,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碰撞,激發藝術創造的無盡可能,促進數字技術研發與數字經濟、文化產業相結合。例如,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費俊、代數幾何數學家許晨陽、心理學家劉正奎跨學科合作的藝術實驗項目《情緒幾何》4.0版本,作品邀請觀眾站上交互臺并與之互動,觸摸者的情緒會通過心率等生理數據采集設備記錄并計算、生成一個個“因人而異”的情緒化動態三維圖形。專家們認為,通過展覽可以看出,數字藝術的生產力和創造性張力,遠超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的范疇,體現出數字藝術作為新質生產力重要介質的巨大潛力。
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正在成為人工智能時代激發人類創造力的重要力量。面對人工智能的崛起和知識領域的不斷細分,深入思考這些變革為藝術創作和智力工作帶來的便利、挑戰與機遇,直面在關鍵的人工智能技術分支上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成為美術界的新課題。此次展覽和學術研討,與會人員身份多元,藝術家、科學家、教育工作者、設計師、策展人、導演、電影制片人等匯聚一堂,展開一場場跨學科、跨專業的對話,為推動人文社科領域進步提供新視角??蒲泄リP與人才培養,成為關注的焦點。在高等院校等機構中建立科藝融合的重點實驗室、實踐基地等,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成為各界跨界合作的新方式,以及“新文科”背景下藝術教育更新教育方法和工具的新舉措。
隨著數字智能科技日新月異,美術領域呈現開放與合作發展新格局,數字藝術日益成為公共文化領域的熱點話題。其連接學術研究,觀照大眾生活,有力推動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為充分發揮好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注入新動能。
共建學術生態新機制
“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作為具有前瞻性的學術平臺,體現了中國美術家協會的開放視野與開拓精神,更展示出其擔當學術己任的新時代新作為。本次展覽形成了國內最大規模的數字藝術作品及創作者數據庫,搭建起一個跨界交流、資源共享的平臺,未來將推動各行業、各學科的深度互動,攜手共促中國數字藝術的進步與發展,開創更具影響力與生命力的數字藝術生態。
藝術評價體系的更新,是發展數字藝術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數字藝術的底層邏輯與傳統藝術存在本質區別。傳統藝術如中國畫、油畫、雕塑、版畫等,依托于實體材料的物理屬性,但數字藝術根植于虛擬空間。數量和種類上,數字藝術的規模正迅速擴展,對人類已有的審美經驗造成極大沖擊。這些藝術上的轉向,急需構建一套新的藝術評價體系,建立新的、適應數字藝術特質的評價標準?!笆讓弥袊鴶底炙囆g大展”的籌備歷經兩年時間。大展藝委會通過數次商討論證,確定了數字藝術的分類規則、評審標準及征集辦法,進而最終確定CG繪畫、數字影像、交互藝術、混合現實、人工智能藝術和其他這六大類別,這也是國內首次對數字藝術進行歸納分類。
除了數字美學研究,構建數字安全與數字倫理框架,也成為數字藝術創作、研究與傳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笆讓弥袊鴶底炙囆g大展”共收到1.2萬余件報名作品,在遴選作品過程中可以發現,藝術水平參差不齊。數字媒體在技術上可以實現高度的視覺沉浸,且數字媒介具有“用戶友好”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快速輕松地創造并共享內容。傳統藝術秩序中的偶然性、個別性和潛隱性問題,在數字藝術秩序下容易嬗變為普遍性、系統性和公開性問題。為確保數字藝術的安全與公正,需要建立一個結合技術和法律保障的安全與倫理框架。從技術上,開發防火墻技術保護作品免受侵害;從法律上,制定明確的版權規則為藝術家提供保護,促進版權意識。同時,構建某種機制預防利用AI作假,采用區塊鏈、智能合約等前沿技術進一步完善數字藝術市場體系,實現藝術品版權的自動化管理等,保護和改善數字藝術生態環境。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視覺審美還是交互體驗,數字藝術所帶來的沉浸感會越來越強,作品的安全性問題會逐漸凸顯。引入法理思維和法理機制,引導藝術向美、科技向善的規范化技術倫理體系亟待建立。
開辟社會美育新途徑
數字藝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藝術創作的大眾化,也對美育和藝術教育提出新要求。當下,“Z世代”對于新興技術和數字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和好奇心。他們不僅是數字藝術接收和創作的主力軍,也是數字文化消費的主要群體。滿足這一代人的文化需求,既需要提供豐富多元的數字藝術內容,更需要將數字藝術教育融入高等教育體系,培養他們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作技能。
院校作品豐富多元的面貌,集中呈現了數字藝術教育產學研融通的階段性成果。中國美術學院成立了AI中心,旨在將藝術、人工智能、工程技術、計算機科學進行結合研究,用藝術智性去聯通和牽動人工智能。此次展覽中呈現的交互影像作品《元宇宙藝術學院》,便是基于云端的全球藝術教育元入口,通過超沉浸體驗的混合現實界面,建構“宇宙為學校、自然為吾師、眾生皆同學”的藝術教育空間。
真實觸及當下與未來、緊密聯結藝術與科技的“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不僅是中國數字藝術領域的一次集體亮相,更是面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魅力與科技創新實力的獨特窗口。青年人尤為關注的“數字國潮”進入展廳,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也第一次進入官方展覽序列。例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等創作的混合現實作品《何以文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數字藝術大展》,首次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移動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時空框架,實現“崇龍尚玉”紅山遺址、“文明圣地”良渚遺址等10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點遺址復原的線上展出,觀者可以通過自由探訪文明成果,體驗“中華何以五千年”的偉大輝煌。動態交互作品《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歷時3年多打造,充分運用數字媒體特點,呈現極致的冰雪美學與中國式浪漫。
數字藝術建構起“人文科技雙向會通”的創作新領域,也為公眾認識和接觸藝術開辟了新途徑。面向通識教育群體的數字美育,正在孕育一種多元開放的創新生態,正在讓數字和智能、審美和創意成為人人必備的基本素養,正在形成一種崇尚創新的公共文化。期待更多藝術家與科技工作者加入數字藝術創作,用智慧和才能不斷推動數字藝術向前發展,讓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探索更多可能的世界與世界的可能,讓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方面更好發揮作用。
?。ㄗ髡邽橹袊佬g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9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