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嵊泗黃龍鄉:“垃圾不入海” 呵護海生態
“今天村里的積分兌換超市開門嗎?我的船今天進港,攢了很多廢電池,想拿到村里兌換一下。”“可以的,你幾時進來?在哪個碼頭靠?我們帶著小推車過來。”近日,舟山嵊泗黃龍鄉峙岙村“船老大”老周聯系村里的值班人員,詢問廢電池兌換事宜。
這已經是老周今年第4次將出海捕魚時船上使用的廢舊電池拿回來兌換了。這幾年,他帶頭參加“垃圾不入海”文明實踐活動,積極參加兌換,并用兌來的積分換了米、油及生活物資。“船上用完的廢電池對海洋環境污染非常大,現在可以拿回來兌換東西,漁民會更有動力參加這項活動。”老周提著剛換來的洗潔精和洗衣粉說。
近年來,黃龍鄉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體系,建立健全海上環衛機制,倡導“垃圾不入海”,通過不斷激勵引導,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加入文明實踐行列,一些陳規陋習逐步改善,群眾精神風貌得到大幅提升。
據了解,峙岙村積分兌換超市于2018年啟用,每月固定回收3至4次,可回收5000多節廢舊電池,預計每年回收超6萬節廢舊電池。2023年開捕季前夕,黃龍鄉印制了一批宣傳品,結合登船檢查,進行了一次全船覆蓋的“垃圾不入海”宣傳,與“船老大”簽訂“垃圾不入海”承諾書,并將積分兌換標準告知即將出海的“船老大”們,鼓勵他們將海上生產時產生的廢物集中回收處理,并將可兌換的物品拿到村里的兌換超市進行兌換。“船老大”們不僅能將可回收物兌成積分以兌換生活用品,還可以“十換一”的比例將廢電池兌換成新電池,實現新舊循環。積分超市也會根據兌換者的喜好,及時調整可兌物品,提升大家的兌換積極性。
除積分兌換外,黃龍鄉還建立了整域海上環衛機制,成立由鄉市政、打撈船只、各村、老黨員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組建的海漂垃圾打撈、灣灘問題巡查、垃圾清運處置三支隊伍,全面清理轄區海岸沿線海漂垃圾,同時增加陸上海漂垃圾打撈人員,建立完善部門聯動、日常監管、長效保潔三大工作機制,形成“源頭減量、海上清理、堆場轉運、岸上處置”的全鏈條海漂垃圾治理體系,做到源頭管控與灣灘保潔相結合、閉環整改與長效保潔相結合,通過海上環衛工作機制建設,保障全域灣灘潔化美化。2023年以來,黃龍鄉開展灣灘日常巡邏,巡查灣灘15公里,整治問題岸段21處,清理垃圾65噸,水域清理約450立方米。
據悉,黃龍鄉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以更加扎實有效的舉措培育文明鄉風,使群眾真正成為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建設者、受益者,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新動力。(周應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