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仙居縣白塔鎮楊梅種植戶朱旭輝
“智慧大棚產量質量雙提高”(鄉村新事)
返鄉創業,為楊梅建大棚
“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跳出了‘農門’,非要再回到山溝溝里當農民,咋想的?”每當聽到這些話,朱旭輝都會說,“因為我的家在這里。”
朱旭輝的家鄉在浙江小城仙居。這里鐘靈毓秀,不僅有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也給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營造了一方世外桃源般的天地。
說起仙居,很多人首先想到楊梅。今年6月,“仙居楊梅60元一顆出口迪拜”的新聞,讓這座小城著實又火了一把。經常有人說,“中國楊梅看浙江,浙江楊梅看仙居”。在仙居,不少村民家里世世代代種楊梅。
大學畢業后,朱旭輝在杭州從事品牌管理工作。兩年后,辭職回鄉,開始了楊梅種植。“很多人說我頭腦發熱,但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家鄉的楊梅是陪伴我長大的伙伴,就連我的學費都是楊梅換來的。再說,我從小就對農業感興趣,大學學的也是農林園藝技術專業。這條根,我斷不了。”他說。
成為一名專職“梅農”后,朱旭輝開始了農耕的生活,盡管辛苦,但干勁十足。可是不久后的挫折,把他打“蔫”了。
“溫濕度多少最好?”“怎么提高土壤肥力?”一連串的技術難題不斷提醒他,自己還是個楊梅種植“門外漢”。
不會種,就學。向書本學、向老一輩梅農學。漸漸地,朱旭輝摸索并總結出了一些楊梅種植經驗,也發現了楊梅生長過程中的“先天病”。
楊梅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卻又耐寒不耐旱,因此高溫烈日是“天敵”。此外,它雖喜濕潤,但因其無表皮、果“嬌嫩”,害怕風吹雨打,十分脆弱。惡劣天氣不僅影響楊梅的產量和品質,收購價也會大打折扣,受了傷的楊梅只能賣到正常價的1/4。所以老一輩過去總說,種楊梅是“靠天吃飯”的活兒,一遇天氣變化,為防止楊梅減產,全家老小都得去山上盯著,耗時又費力。
但在朱旭輝看來,現代農業早已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不和老天爺作對”的前提下,一定會有其它的解決辦法。
經多方學習,在縣農業科技人員的指導下,朱旭輝把眼光盯上了智慧大棚。有了它,楊梅再也不用怕蚊蟲叮咬、鳥啄及刮風下雨了。
可是,搭建大棚成本較高,家里50畝大棚建起來要400多萬元。在團縣委、縣農業農村局專項補貼,以及家人的支持下,資金難題終于解決,“大棚計劃”得以推行。2019年,20畝楊梅大棚建起來了。
智慧種植,打造“未來農場”
朱旭輝的智慧大棚內裝了智能控制系統,即便人不在山上,通過手機也能看到大棚內部的溫度、濕度等環境數據,點一下手機屏幕便可一鍵操作大棚開合。
白天溫度高了,手機點一點,大棚里的噴灌系統會自動給楊梅樹噴水;晚上濕度過高,大棚可實現自動開膜,讓楊梅吹吹風,呼吸新鮮空氣;刮風下雨了,點下手機,大棚便自動卷膜,棚內楊梅再不會被風吹落、被雨打掉了;土壤肥力不足了,把肥料配好,點下手機就可以自動施肥……精密的數字化調控下,大棚楊梅保持了較好的品相和甜度,不僅可以提早20天上市、產量提升一半以上,價格也能賣得更高。嘗到智慧種植甜頭后,今年,朱旭輝又建起了近30畝二期大棚。
楊梅采摘期也就兩周多點,不僅果期短,還很嬌貴,不耐存儲,“一日色變,二三日味盡失”。鮮度是楊梅的生命,每年收獲季,種植戶不得不起早貪黑爭分奪秒采摘楊梅。為了跟時間“賽跑”,采摘過程中,人工磕磕碰碰少不了,過去,楊梅損耗率非常高。
向技術人員請教后,朱旭輝在山上裝了“小火車”。如今,一輛輛“小火車”在海拔300多米的烏巖山上蜿蜒行駛,不僅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還大大降低了楊梅運輸過程中的損耗。
為了進一步提升楊梅種植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最近朱旭輝琢磨著再購置幾臺無人機,填補施肥空白,努力將這片楊梅園打造為更具科技含量的“未來農場”。
放眼全國,像朱旭輝一樣的高素質農民還有很多。近年來,一批又一批的返鄉創業青年深耕科技強農、科技興農,為鄉村全面振興夯實人才基礎。“今后,我會繼續用自己所學反哺家鄉,力所能及地為其他梅農傳授大棚管理等經驗,和大家一起暢通收購鏈、拓寬銷售鏈、完善運輸鏈,帶動梅農共同致富。”朱旭輝信心滿滿。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30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