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唱響主旋“綠” “碳”索新未來
2021年8月24日,安徽省首筆林業碳匯交易落戶旌德縣,以14.57萬元出售廟首林場3036噸二氧化碳排放權;
2022年3月12日,安徽省首單森林碳匯價值保險成功簽約,為宣城兩家國有林場提供5004.17萬元風險保障;
2022年6月28日,安徽省首批森林碳匯授信貸款在寧國市落地,給予3家經營主體貸款167.5萬元……
減少碳排放,積極穩妥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宣城走在了安徽省前列。近年來,宣城市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能源結構優化、產業結構轉型,不斷“碳”索新路徑、逐“綠”向前行。
碳匯交易的背后,之于旌德縣而言,是落實“雙碳”目標的具體實踐,之于廟首林場來說,將空氣“變現”,產生的資金,可反哺林場用于森林管護生態建設,一舉多得。
與工業減排相比,林業固碳投資少、效益大,因而備受關注。
俯瞰旌德縣廟首林場。旌德縣委宣傳部供圖
數據顯示,作為“全國十佳國有林場”,廟首林場的活立木蓄積量達35.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1.4%,林木綠化率91.8%。該林場按照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CCER)標準開發碳匯造林項目,目前林業碳匯交易已達10311噸。
在廟首林場負責人看來,“林業碳匯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方式,不僅可以調動社會企業參與造林育林的積極性,還可以鼓勵企業推行低碳生產,是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雖然碳匯交易在安徽剛剛起步,但已經慢慢步入正軌。廟首林場總面積53481畝,其中大部分以喬木林為主,樹木固碳能力正處于高峰期,因此林業碳匯交易前景可觀。
除了碳匯交易本身,循環利用推動綠色發展、綠色改造加快低碳轉型、綠色出行助力低碳生活,同樣是宣城市“碳”求新路徑的有效實踐。
其中,在清潔能源方面,宣城市積極推動非化石能源加快發展。截至目前,該市已建成光電61.9萬千瓦、12個光伏項目,建成風電24.66萬千瓦,陳村和紀村常規水力發電22.4萬千瓦。
績溪抽水蓄能電站。績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績溪抽水蓄能電站6臺180萬千瓦機組已并網發電,寧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也已取得核準。
實現“雙碳”目標,綠色交通大有可為。
近年來,宣城市積極打造綠色出行環境,進一步推廣低碳運輸,讓更多市民參與綠色低碳出行。一方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比例,加大市區出租汽車更新使用新能源車輛推廣力度;另一方面推進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完成本年度208艘船舶改造任務。
航拍定埠港。人民網記者 苗子建攝
眼下,宣城市正在推進定埠港第二批多式聯運省級示范項目創建,力爭在安徽省率先實現第一個零碳碼頭、第一艘零碳船舶。
綠色低碳發展,是國家大戰略,更是市民小確幸。
早在2018年,宣城市城鎮建設就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城鎮民用建筑按照綠色建筑進行設計建造。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綠色建筑竣工面積為202.5萬平方米,竣工比例為98%,開工面積為105.02萬平方米,開工比例為100%。
此外,宣城市還積極推進建筑節能,2021年光熱系統建筑應用209萬平方米。并對宣州區財政局、花鳥市場、原教體局宿舍等項目進行了建筑節能改造。
通過不斷推進“雙碳”工作,宣城市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綠色生產漸行漸近,綠色生活也近在遲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治安變“智安” 浙江杭州探索社會治安防控新路
-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城市安全的有力保障。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杭州市公安局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錨定“高水平推進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設”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大數據智能化戰略和浙江省數字化改革要求,把建設具有“杭州辨識度”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作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平安工程、基礎工程、民心工程,努力建設“政治更安全、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寧”的“平安杭州”。 2012年至今,杭州在全市實有人口由1125萬人增長至1529萬人、躍升特大城市的形勢下,有效刑事治安警情下降55.5%,傳統侵財案件下降78.8%;八類嚴重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63.6%,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杭州連續15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