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鄉愁記憶 守護文化根脈
紹興市打造充滿“鄉愁味”的文化禮堂
冬日的晴朗午后,走進紹興柯橋區馬鞍街道寶善橋村文化禮堂,溫暖的陽光灑落在各功能區內。有村民在城市書屋手捧圖書,靜心閱讀;有村民在舞臺上引吭高歌,認真排練;更有三三兩兩村民牽著孫輩的手,走進村史館,接受善孝文化洗禮。
村史館位于文化禮堂的一樓,面積約400平方米。館內設有善孝文化展館和橋文化歷史展館,巧妙地將歷史沿革脈絡與古今孝道文化傳承結合起來?!拔覀兇鍤v史上有很多故事和孝善文化有關,多年來,村里以‘孝傳家、善為寶’為理念,積極推進村莊建設?!痹摯逦幕Y堂管理員胡穎穎介紹,“村委會定期組織村民到村史館參觀學習,每逢寒暑假這里還會迎來很多學生?!?/p>
在善孝文化展館,從“寶善橋村善孝典型事跡”到“村民格言精選”“古代24孝故事”“現代24孝新定義”等板塊,再到歷史上的堯、舜、曹娥、王陽明等有關善孝文化的典型人物,幾十分鐘的仔細領悟,同行的孫大伯激動地表示,百善孝為先!
在橋文化館中,除了展陳一些由本村石匠師傅免費提供的造橋工具外,孝善文化依舊貫穿其中。原來,寶善橋村境內擁有古橋十八座,不少橋文化都蘊含了孝善元素。這里通過展板形式,通俗易懂地展示了其中3個比較有名的石橋故事——圓駕橋趙構皇帝尋母故事,寶善橋“順天成寶、歷代為善”故事,以及先人孝道傳承故事。
為讓人們記得住鄉愁,守護好文化根脈,近年來,紹興市各地深挖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等元素,將文化禮堂建成傳統文化的重要存留地,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許多弘揚傳統文化的農村文化禮堂。
紹興新昌縣澄潭街道梅渚村文化禮堂,一名近80歲的老信訪戶重拾剪紙技藝,被評為市非遺傳承人;紹興嵊州市甘霖鎮東王村,將具有上百年歷史的“越劇文化”融入文化禮堂,推動了越劇的傳承和發揚;紹興諸暨市牌頭鎮靖江村文化禮堂,以周敦頤的“蓮花”精神為載體,傳承并發揚“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精神。還有紹興越城區北海街道朱家岙村文化禮堂、柯橋區稽東鎮冢斜村文化禮堂、上虞區章鎮鎮秀峰村文化禮堂等等,正在改變著紹興農村的文化生態,悄然呈現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圖景。
“共富路上,留住鄉愁,打造老百姓的精神家園尤為重要。”紹興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紹興市將以建設高質量文化禮堂為載體,通過“因地制宜、彰顯特色”,致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景”。把文化禮堂和當地特色文化結合起來,既豐富了文化禮堂內涵,又弘揚了優秀鄉土文化,從而更好地打造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