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圓夢”
讀一本好書,洗滌一次心靈,做一件好事。江蘇省灌云縣政協正是從這樣一個小角度深化“書香政協”委員讀書的意義,把讀書與委員履職工作聯系起來,發自內心的開始了行動——“關愛學子·同心圓夢”就是在這樣濃濃的讀書氛圍中拉開了帷幕。
援助貧困家庭學生讀書活動各地都在做,灌云縣政協卻賦予這項活動深深的內涵和新意,沒有停留僅僅讓各界捐款、捐物的層次上,而是讓委員、政協機關和社會各界結合讀書得到了一次人生的教育與啟迪。
一、把“書香政協”委員讀書活動搬到貧困學生家里。灌云縣政協認為,委員們不能為讀書而讀書,要結合工作實際讀書,要通過讀書活動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為了解貧困學生情況,縣政協打破常規,把委員們組織起來,并由各位政協主席分別帶隊,通過村村到、戶戶進、人人訪深入貧困學生家庭。通過走家訪戶,既核清了全縣貧困學生的底數,更是讓參加的委員和機關干部讀到了貧困的現實。
走訪中,委員們發現這些學生有一個共同現象,或許是生活的磨練,與同齡人相比,他們顯得特別的懂事,且學習成績都很不錯。例如,張俊杰同學,父母因病雙雙離世,留下兄弟倆,還有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除了政府救助外,只靠長他一歲的哥哥外出打工供他讀高中,張俊杰同學為了照顧爺爺、奶奶去醫院就醫,無奈時常上課請假遲到,成績從班級的尖子生開始下滑。類似這樣的許多事例猶如一本本活生生的書,讓委員們讀懂他們的艱辛和渴盼。在專題協商會上,政協委員們紛紛表示,平時工作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抱怨的多,克服困難的少,強調客觀理由的多,不從自身找原因的少,現在想想,太不應該。一些企業家委員直露心聲,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也麻木了,大手大腳亂花錢,有時候一頓飯夠一個孩子的一個學期的費用,還總是在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對,與這些孩子們一比,感到慚愧。更多的委員發言說,這樣的讀書有意義,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幫助這些孩子們完成學業。
二、通過讀書,嘗試構建市場經濟社會新的道德認知。我們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濟危扶貧的美德,倡導人與人之間的仁愛更是根深蒂固的理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完善過程中,與之相適應的人的道德規范也在重新構建。灌云政協巧妙地融合了東西方文明的精華,在讀書中循循善導,全力打造灌云版的道德新認知。長期以來,大家潛意識里都認為,捐贈者是施恩方,受贈者是受恩方,從來沒有反向思考過,捐贈與受贈是相互依存的,失去受贈者,捐贈者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西方哲人曾說過,我每做一件好事,就得到一份快樂,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把它上升為人的美德,這“快樂”“美德”恰恰就是受贈者給予捐贈者的。在讀書和助學活動深入過程中,這樣的新認知開始漸入人心。有委員在讀書發言交流中深有體會說,以前,我總認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我給了人家東西,現在我明白,正因為人家接受了我的這朵玫瑰,才能夠有機會讓我的手有余香。灌云政協因勢利導,進一步讓大家明白,只要灌云還有因為家庭經濟問題而上學困難的學生,就是我們自己在困難中,由此及彼意識到,天下還有貧窮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在貧窮中,天下還有苦難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在苦難中。讀書讓大家顛覆了舊的觀念,接受了新的思想。在全縣召開的“關愛學子·同心圓夢”大會現場,出現了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一幕,縣政協推出的首批207名需要助學的學生,當場被大家搶奪一空。委員企業萬達廣場泰達置業公司捷足先登,一口氣搶過來107名,委員企業科倫多、港利,維密匯等8家企業對余下的100名更是你爭我奪,有些委員在外面得知現場情況后趕緊打電話過來要求分幾個名額,直“埋怨”政協“分配不公”。直到政協出面解釋等第二批,第三批推出來再給大家,這才作罷。現場,好多委員主動要求現場捐款,朱一清委員手里拿著一迭錢急得不知送給誰,場面讓人感動。縣慈善總會會長感嘆說,這樣場面沒見到過。
三、讓制度把讀書與圓夢緊緊相結合。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助學熱情被激發出來后,灌云政協未雨綢繆,建立一套制度來達到“兩個保護”,用制度來保證讀書與圓夢緊相連。首先保護受贈學生的尊嚴,讓他們有尊嚴領到助學金,不采取張榜公布信息,不集中舉辦什么儀式,也不告訴是誰捐贈了他,讓這些孩子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其次,保護捐贈者的積極性,一個時期以來,有些地方出現捐贈者的物資,資金被挪用,挫傷了捐贈人的心,沒有做好這兩個保護,助學就難能為繼,會走彎路。灌云政協設立這套“三個一”的制度是:一是健全一個機制。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健全體制機制,強化政策落實。在縣政府建立的灌云縣學生資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基礎上,整合現有政府部門、群團組織、慈善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資助資源,進一步推動聯席會議制度常態化、長效化、規范化運轉。共同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保障學生資助幫扶工作順利實施。二是統一一份名單。發揮鎮村和學校作用,定期開展摸底排查、分類立檔、動態跟蹤,應納入未納入的及時納入保障體系,不漏掉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學生。政協牽頭教育、民政、鄉村振興、工青婦殘、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部門組織,加強學生資助信息對接和數據共享,確保學生資助基礎數據真實準確、不重不漏。教育部門統一扎口一份特別需要幫助的困難學生名單,供全社會資助。除了教育部門的政策性資助外,其他所有群團組織、慈善機構、愛心企業等社會各種渠道資助資源,統一從這份名單中選擇學生資助,這就既可以避免重復資助,又可以精準資助到最需要關心的學生。為了讓所有捐贈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發揮紀委監察部門職能,全過程介入,全體政協委員動態監督,捐贈者隨機抽查監管,建立與受贈者點對點的信息渠道反饋,掌控資金、物資運行動態,徹底杜絕了善款挪用。三是建立一個模式。面對復雜多元的資助資金,改變以往“錦上添花”的做法,采取“雪中送炭”的模式,對資助內容進行分割,形成“資助包”,實現項目化運作,有效實現資助金的精準分配。通過項目化的手段資助這份名單里的學生,還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需求,把助學金分割成伙食費或者延時補課費等等費用的資助包。
灌云政協的“活讀書、真讀書、善讀書”走出了書香政協建設的一條新路,讓人耳目一新。通過讀書·圓夢,讓貧困孩子能書讀,讀好書,通過讀書,掌握知識,改變命運,來圓他們各自的夢。讓他們感受到,在他們最需要幫助時候,社會沒有忘記他們,大手牽小手,一路同行。
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通過開門讀書,結合助學等系列活動,重新認知愛的涵義,也圓了各自愛心的夢,心靈得到了升華。也許,這就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最準確詮釋。期待灌云政協在活讀書、真讀書、善讀書上走得更遠。
(作者系江蘇灌云縣政協委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