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別山“游”進浙西南
麗水松陽“經濟魚”搭起革命老區“共富橋”
日前,在麗水松陽縣赤壽鄉梧桐源,一尾尾來自安徽大別山的溪流光唇魚順著人工搭設的滑道,游進了水庫里。該水庫正是浙江省第十五批科技特派員項目——《兩種經濟魚類水庫網箱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實施現場,省科技特派員、浙江海洋大學教師呂敢堂用這些“經濟魚”搭起了大別山和松陽兩地革命老區的“共富橋”。
溪流光唇魚俗稱淡水“石斑魚”,因為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備受大家喜愛,而且價格平均每公斤在一百五六十元左右,是一種具備較高經濟價值的小型魚種。“人工養殖石斑魚不容易,因為它對水質特別挑剔。”呂敢堂介紹,梧桐源水庫各方面條件優越,面積大、水質好,非常適合養殖石斑魚。
作為水產養殖專家,呂敢堂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他和他的團隊結合當地水生態資源特色,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幫助山區老百姓增收,取得了不錯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年,呂敢堂被派駐到松陽縣主要負責指導實施赤壽鄉的《兩種經濟魚類水庫網箱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為當地農戶提供相關的技術指導和服務,而溪流光唇魚正是其中一個魚種。
正常情況下,光唇魚從苗種培育,到養成上市,需要15至18個月的時間,為縮短生長周期,呂敢堂談對從位于安徽大別山區中的浙江海洋大學光唇魚示范養殖基地引入將近500公斤大規格的溪流光唇魚苗進行分期投放,并計劃采用滾動發展模式,確保魚苗年底養成上市,幫助養殖戶提速增收。“保守預估一個平方可以產5公斤水產品。”呂敢堂告訴記者,一個50平方米的網箱,按照250公斤的產量計算,畝產效益平均可達3至5萬元。
“呂敢堂老師和他的團隊是我鄉兩類魚種養殖的技術支撐和堅強后盾,同時也為我們農戶提供了一條創富增收的新路子。”赤壽鄉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赤壽鄉將根據年初制定的項目計劃,進一步做好對接與服務工作,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推動水庫漁業、觀光旅游、休閑垂釣等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