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各試點省份——
讓傳統工藝開出燦爛之花(傾聽)
核心閱讀
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傳統工藝,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7月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貴州省、上海市、浙江省開展“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試點工作。推動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各試點省份有哪些舉措?還將如何探索創新?
蠟刀作筆,蜂蠟為墨,一點、一畫、一鉤、一繞,精美的紋路躍然土布之上,圖案瞬時栩栩如生。對于貴州省丹寨縣苗族蠟染技藝非遺傳承人張義蘋來說,蠟染的設計環節,是不容馬虎的藝術創作。
同樣,刮薄、分絲、彎頭、挑絲……作為點茶的重要器具,茶筅制作時需要將竹子一端剖得細如發絲,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茶筅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陳金信總是一絲不茍。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豐富的傳統工藝,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訴說著綿延千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淀。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的通知》,要求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推動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7月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貴州省、上海市、浙江省開展“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試點工作。各試點省份在保護傳統工藝項目、促進傳統工藝發展振興等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還將如何探索創新?記者進行了采訪。
提升發展活力 助力鄉村振興
指尖技藝成為指尖經濟
“我們這一群人,就想要一輩子做這一件事,因為這門傳統技藝丟不得。”29歲的張義蘋說。
貴州省丹寨縣揚武鎮的基加村,是張義蘋的家鄉。生活在這里的鄉民,把草木融入布料,把自然穿在身上,苗族蠟染技藝代代相傳,心靈手巧的張義蘋更是做得一手好蠟染。
但是,曾經的貧困和閉塞留不住年輕人,也讓蠟染技藝的傳承發展陷入困境。
2014年,在省外打工的張義蘋接到母親的電話,“說是政府計劃支持創辦蠟染合作社,問我想不想回家帶頭做。”同一年,合作社正式成立,她返鄉擔任負責人,起初有20多名婦女加入。
2015年,帶著合作社的蠟染產品,張義蘋到鎮里租了一個30平方米的門面。“考慮到合作社初創,政府幫忙貸了5萬元的低息貸款。我負責拓展銷路,合作社負責產品生產,前店后廠,經營漸漸走上正軌。”張義蘋還堅持鉆研蠟染工藝,將其與現代服裝相結合,產品種類豐富了,訂單也多了起來。
2016年,張義蘋創辦了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個體”的發展模式,動員婦女到公司、合作社就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政府還出錢組織培訓,讓更多人吃上蠟染這碗飯。”張義蘋說。
如今,在張義蘋帶動下,有200多人因蠟染實現增收,藍靛和織布產業穩步發展,公司年銷售額達百萬元,許多產品已經走出國門。
今年7月1日,由政府支持修建的非遺村正式投入使用,體驗游、研學游等非遺旅游新模式將為張義蘋的蠟染產業發展帶來新契機。
“丹寨有8項國家級、22項省級、34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將縣域內的非遺項目進行整合,打造非遺村,實現‘抱團發展’。”丹寨縣非遺中心主任韋士勇介紹,游客到非遺村可以體驗銀飾鍛造、古法造紙、蠟染技藝等,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貴州是傳統工藝的“富礦”。近年來,貴州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手段完成了3批共計30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為持續推進傳統工藝振興,貴州組織實施“十百千萬”培訓工程,上萬人依托傳統手工技藝就業和創業,幫助傳統工藝企業解決工藝難題、提高產品品質、打開市場銷路。
“蠟染是改變家鄉命運的‘金鑰匙’,讓更多人了解蠟染、喜歡蠟染,讓指尖技藝成為指尖經濟,我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張義蘋說。
融入現代生活 綻放全新光彩
文化碼頭成為交流平臺
點煙、制墨、翻晾、描金……古法制墨工藝繁復,前來體驗的孩子們卻沉浸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的嶄新平臺——“筆墨宮坊”計劃于今年9月在上海竣工,類似的參觀體驗,將會成為常態。
讓獨具魅力的傳統工藝,以更有趣、更豐富的方式回歸現代人的生活,是上海傳統工藝保護傳承的著力點。地處長江口、面向太平洋,上海天然承擔起文化碼頭的功能,為我國傳統工藝打造國內國際交流融合的大平臺。
2015年起,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章莉莉就開始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一個全國性的研培計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
這個項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發起,通過組織非遺項目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到高校學習,提高傳承實踐能力。上海是最早參與的省份之一。
多年來,在上海市文化旅游局指導推動下,上海高校已經承接培訓研修任務90余期,培訓全國各地學員超過3000名。“非遺傳承人來到上海參加研培計劃,會對自己所傳承的傳統工藝有更清晰的文化定位,直觀感受當代審美和傳統審美的區別、差異與聯系,更能找到傳統文化和當代生活的聯結點。”章莉莉說。
這些年來,僅在上海大學,就有近30個民族的非遺傳承人帶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和種子到來。“在這片包羅萬象的土壤中,傳統工藝開出了美麗的花朵。”章莉莉說,“我們促成非遺傳承人與國內外設計師合作,設計出了許多符合城市現代生活審美趣味的作品。”
在2018年的貴州遵義班上,遵義藤編與鳳凰自行車跨界合作,發布了一款藤編自行車前車籃和書報架并最終量產,受到市場歡迎。
此外,打造“非遺客廳”、舉辦中國傳統工藝邀請展、首屆國潮文創設計大賽以“非遺新體驗”為主題……在上海,推動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舉措層出不窮。
“只有把傳統工藝真正做‘活’了、做‘新’了,才能使其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我們從尊重非遺保護的規律出發,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努力為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提供轉化發展的新力量。”上海市文旅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負責人說。
創新發展模式 加強宣傳推廣
非遺工坊成為體驗中心
浙江杭州市余杭區徑山村的徑山茶工坊里,一批外國客人正在陳金信的指導下體驗茶筅制作技藝。能工作、可參觀、便于體驗的工坊,讓陳金信有了發展基地。
徑山村里的工坊可不止這一個。圍繞茶文化,從炒茶、品茶再到茶產品的制作,一整套宋韻文化的體驗之旅吸引著不少游客。VR體驗館、文創商店、研學中心……村里與傳統工藝發展相關的場所一應俱全。
徑山風景秀美,以茶聞名。傳統民俗活動“徑山茶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還擁有“徑山茶炒制技藝”“茶筅制作技藝”“抹茶制作技藝”“徑山茶祖祭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希望打破各非遺項目的邊界束縛,開啟‘一核多點’抱團發展的新模式。”余杭區“茶道之源”傳統工藝工作站負責人王祖龍說。
在浙江省文旅廳的推動下,去年12月,余杭區選擇當地最具標識符號的徑山茶為主要建站基底,以“茶道之源”為文化標識,創建了非遺工作站。除了工作站總部之外,工坊作為展示體驗中心,還有傳習交流中心、數字體驗中心以及一個非遺直播間。
送走了游客,陳金信來到村里的游客中心,一場針對非遺傳承人的培訓正在舉行。從工藝推廣到產品開發再到市場運營,陳金信聽得認真。
陳金信打算開網店,推出茶筅手工體驗套裝,讓更多人接觸到傳統手藝。產品還沒有上線,接洽的公司已經找上門來。“政府牽頭,工作站能和外面的企業、科研機構合作發展,我們放心!”陳金信說。
下課后,陳金信前往村里的非遺民宿,還要給住客們帶去一場茶筅制作體驗課程。“在工作站的幫助下,民宿成了熱門打卡點,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店主章紅艷說。
近年來,浙江持續支持在傳統工藝項目集中地和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設立傳統工藝工作站,推動非遺載體建設。目前,已創建20個省級傳統工藝工作站、98個省級非遺工坊。
“依托特色非遺資源,我們努力做好傳統工藝推廣,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浙江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9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