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靜態管理下的變與不變
街道靜極了,只有四月天的風,在微微拂動。
4月18日,除了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忙著核酸采樣和分發物資之外,安徽蕪湖市鏡湖區張家山社區左岸小區里,幾乎沒有居民走動。
就在前一天,蕪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自4月17日凌晨4時起,對主城區暫時實施靜態管理;并立即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一夜之間,原本熙熙攘攘的主城區,“靜”了下來。
實行靜態管理是為了減少社會流動性,讓聚集性活動停一停,與外來人員接觸少一些,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的生產、生活節奏變了。
對于每天習慣了外出的市民來說,足不出戶就能收到政府指定商超、菜市場訂購的物資,成為靜態管控期間不變的“小確幸”。
靜態管理后,醫生張曉東所住的左岸小區同步實行了封閉,而這之后,他便當起了“大白”,站到了核酸采樣一線。
“17日凌晨1點,帶上簡單的換洗衣服和干糧,就從家出發了。”張曉東回憶道,簡單修整后,4點在社區統一集合,7點到達指定采樣點,便開始了緊張有序的核酸檢測工作。
最多的時候,一天下來,僅他一人就要采集1800多份核酸樣本,最多的時候從準備到采集再到換崗,長達10個小時之久。
小區封閉后,同為蕪湖市民的高述紅也主動穿上紅馬甲,當起了志愿者,奔波在鳳凰山社區的大街小巷。
分揀物資、維持秩序、執勤守崗、送菜上門……靜態管理以來,高述紅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幾天下來,社區里很多居民都認識了高述紅,有人還加了她的微信,要給她送喝的、口罩。“我覺得特別暖心。”高述紅并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有多么特殊,“都是些小事,就是在需要的時候,大家互幫互助。”
在每天近10小時志愿服務中,她與志愿者們互相照顧、互相鼓勵,也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有朋友勸她,志愿者既辛苦又有風險。“我知道,做好防護沒問題。”她總是這樣回復。
4月20日,蕪湖主城區開啟了第四輪核酸檢測。
在蕪湖市弋江區中央城社區,一對“大白”夫妻檔,成了社區群里交相稱贊的對象,男主人公孫慶學,也成為社區最靚的仔。
本輪疫情發生后,身為黨員的孫慶學不假思考,就向社區黨組織報了到。得知核酸采樣人手緊缺后,他便拉著在蕪湖市第四人民醫院門診工作的妻子董彩霞一起,加入到小區志愿服務隊。
連日來,在社區的核酸采樣點,孫慶學負責信息錄入,董彩霞負責核酸采集,從家人到戰友,兩人配合默契,10秒鐘就能完成一位市民的采樣。
最好的“夫唱婦隨”,大抵也不過如此。
“井然有序,不顯慌亂,看著社區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的忙碌,我們真正吃下了定心丸!”市民李煒說。
由于靜態管理,兩個孩子一直在隔壁小區的丈人家里,這些天,李煒最盼的就是每天約定好的時間點,在手機鏡頭里能夠直接看到孩子的身影。而4月23日,對他來說,是最難忘的一次久別重逢。
4月23日上午10時,靜默了整整150個小時的蕪湖主城區,解除靜態管理。
4月23日上午10時,蕪湖市主城區解除靜態管理。楊大偉攝
“謝謝工作人員,謝謝志愿者,你們辛苦了!”“來之不易的解封,我們要一起守護好!”“向前線抗疫人員致敬!”“必須點贊,還是怒贊!”居民群里,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敬意和感謝。
一群人,守著一座城;一群人,也溫暖了一座城!
疫情來襲,給生產生活帶來了不少“變數”,但不變的,是那份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意志,因為大家堅信,守得云開,方能見到月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