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多元賦能城市運行新型風險防范
說起臺州,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臺風之州”,并認為它得名于此,其實兩者之間并無關聯。但這座東海之濱的小城,確實與臺風淵源頗深。
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共有47個臺風登陸浙江,其中19個直接登陸臺州,占比40%。臺風對交通、電力等造成影響,增加城市運行風險。為此,浙江省委專門組織研究城市運行五大新型風險,提出在源頭上重視和防范斷電、斷網、斷水、斷裂、斷糧風險。國網臺州供電公司總結歷年防臺抗臺經驗,聚焦電網基礎、應急體系、政企聯動三大要素,系統性提升電網防臺抗災水平,切實加強電力安全保障,打造防范城市運行新型風險樣板。
在臺州溫嶺石塘,無人機對架空線路開展全自動巡檢。陳悅攝
聚焦基礎保障 提高電網防臺抗災水平
2019年,“利奇馬”臺風重創臺州,造成全市173萬用戶停電,有一個地方卻是例外。“利奇馬”臺風經過臺州椒江大陳島時,最高瞬時風力達到17級,島上沒有發生一起10千伏電桿斷桿、倒桿故障。
除臺風并沒有正面登陸大陳島外,海島電網在防臺抗臺工作上起步更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臺風期間海島搶修。王新斌攝
臺州兼山海之利,但海島、偏遠山區是臺風受災重、搶修難的“孤島”區域。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制定了18條海島線路“一島一策”、62條山區線路“一線一策”,有針對性地落實應急保障措施,提高“孤島”區域電網防臺抗災能力。大陳島上少有建筑物遮擋,承受風力更大,是造成斷桿、倒桿的主要原因。國網臺州供電公司設想過多種方案,但最容易實現的還是給電桿做防風拉線。大陳島所有10千伏線路都加裝了防風拉線,10千伏主線桿更換成耐張桿,將23千米長的鋁電纜全部更換成銅電纜,公變遷入配電房……改造完成后,大陳島上電網能扛住16級臺風。此后,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將這一舉措在其他地區推廣。在臺風“黑格比”中,電桿抗風能力顯著提升,損失大幅降低。
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充分挖掘海島上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在黃礁島、雞山島等地建設基于風光儲一體的微電網自愈系統。將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有效地轉化成電能并實時儲存,確保在臺風等極端環境中也能穩定發電。
過去,電力供應的目標是電“能用”“夠用”,近幾年,這種思路轉變如何確保電力供應持續穩定可靠。與范圍較小、電網結構相對簡單的海島改造不同,提升主網抗災能力任重道遠。2020年始,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在臺州市開展110千伏及以上電網網架優化補強,推進老舊拉線塔改造和77系列桿塔補強。推動濱海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濱海-柏樹500千伏線路工程納入國家電網“十四五”規劃,筑牢主網網架,提高臺風等極端天氣下電網供電可靠性。
聚焦體系保障 提升整體應急響應能力
今年7月,臺風“煙花”造成臺州77條10千伏線路停運,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利用“臺電數智中樞”平臺,用10小時全面恢復供電。
歷年來,防臺抗臺期間應急響應中數據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影響搶修效率。“臺電數智中樞”能夠預判用戶停送電信息,在大屏地圖聯動直觀展示各縣市區線路、臺區、用戶等最新停送電情況,幫助各專業部門科學有序做好電網抗臺搶修工作的智慧平臺。
這一切得益于大數據的流通。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在沿海防臺的關鍵區域安裝視頻監控、拉力傳感器、微氣象站,將實時數據集中傳送到前線指揮部,提高應急統籌效率。新型電力微氣象站在110和220千伏變電站實現了氣象信息實時監測和未來15天氣象信息預報,提前統籌安排好電力設備檢修和搶修計劃安排。電力塔桿拉力傳感系統通過無線數據傳輸方式接入輸變電狀態監測平臺,在導線舞動厲害時,及時提供預警信息,防止導線斷線、桿塔傾斜等重大電力事故的發生。
臺風“煙花”期間,臺州石塘鎮中心漁港一條10千伏線路受臺風影響跳閘,造成用戶停電。搶修人員抵達現場后,供電所啟動“空中云倉”,運用無人機應急配送搶修物資,克服海島交通不便、往返補充物資耗費時間難題。截至目前,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已完成石塘區域25條無人機自動巡線航線,包括25條10千伏線路桿塔坐標、攝像頭拍攝位置、角度等相關數據信息工作,幫助搶修人員實時查看分析設備故障原因。隨著轄區內所有線路智能巡檢實現全覆蓋,只需要2個人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轄區25條10千伏線路巡檢任務,效率提升40倍。
聚焦機制保障 發揮政企聯動抗臺合力
剛剛竣工的臺州天璽華府小區里,綠化帶一角矗立著一棟方方正正的配電房。2020年5月起,臺州新建住宅小區配電房全部建在地面上,這是出于防臺抗臺需要作出的改變。
2019年,臺風“利奇馬”引發城市內澇,導致臺州臨海老城被淹。臺風過后,小區地面水位已退,但地下配電房仍“泡”在水里,嚴重影響了搶修進度。為避免災難重演,臺風過后,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全面排查梳理臺州全市小區存量地下配電房504個,落實專人一一對接,聯動社區、街道督促小區用戶做好防澇加固改造措施。但這一切仍然是“治標不治本”。
小區內,位于地面上的配電房和周圍景色融為一體。蔣宜秀攝
在武漢、河南等易受內澇影響的城市,人們的反思和追問從未停止:“配電房這樣重要的設施為什么要建在地下?”關于小區配電房“下改上”的建議一直在不斷提出,“利奇馬”臺風的慘痛教訓,加快了這一政策落地試行。2020年,國網臺州供電公司聯合臺州市建設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關于推進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新建小區配電室必須設置在地面層、高于當地防澇用地高程,并對不同建筑面積的住宅項目明確開關站(環網柜)、變配電房等差異化建設要求。
“對新建住宅的供配電設施,我們會做好監督管理,確保供配電設施設備符合國家標準。”該公司營銷部專職劉子華表示,接下來,針對既有住宅小區地下配電設施遷改以及費用支出等也將形成詳盡方案。
為減少城市內澇中斷電情況,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全方位開展政企合作,包括推動市縣兩級電力行政執法機構實體化運作,建立警企聯動保護“三電”設施工作機制。防臺期間,該公司派駐專人專班進駐市、縣、鄉鎮各層級防臺指揮機構,實行臺風汛情等信息共享,將電力防臺要求納入全市防臺工作部署,推動市縣兩級落實電力緊急拉停、樹障清理、住宅小區地下配供電設施防澇等保障措施,保障臺風天氣下設備安全運行。
國網臺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防范化解城市災害風險是當前城市安全和城市治理的重要內容,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社會各界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并持之以恒地協同推進。為實現這一目標,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將繼續深化政策賦能、數字賦能,在與臺風長期斗爭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創新,以更為堅強、彈性電網守住城市能源命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