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金31銀25銅
全國殘運會上,杭州籍健兒載譽而歸
81位杭州運動健兒出征,共斬獲60枚金牌、31枚銀牌、25枚銅牌。10月29日,全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落下帷幕,杭州運動健兒載譽而歸。
此次全國殘運會,杭州運動健兒參加了田徑、游泳、賽艇、射箭、輪椅籃球等十余個項目,所獲金牌數位居浙江首位。早在今年9月結束的第16屆東京殘奧會上,杭州籍運動健兒就收獲了3金5銀3銅。他們用自強不息的精神,登上最高領獎臺,不畏強手、敢打敢拼、奮勇爭先,奏響生命贊歌。
迎戰年長十多歲的對手
12歲跆拳道小將書寫奇跡
今年的全國殘運會,杭州的運動員中不僅有經驗豐富的“榜樣前輩”,也有嶄露頭角的“年輕小將”,他們在游泳、田徑、跆拳道等多項個體項目中表現絕佳。其中,一個“小小”身影登上領獎臺后,尤為引人注目,她就是剛滿12歲的跆拳道小將鄭子墨。
小姑娘來自杭州市文海實驗小學,代表浙江參加跆拳道女子K44級別49公斤級比賽。賽場上,她迎戰比自己年長十多歲的對手時沒有退卻,發揮超常,在賽場上大放異彩,奪得銅牌。
拿到這枚珍貴的獎牌,鄭子墨很謙虛:“只是運氣好而已。”她說,這個級別報名人數不多,雖然要與大自己十多歲的選手較量,但自己沒有害怕,還幸運地贏了幾場。
說起取得的成績時,雖然鄭子墨自己輕描淡寫,但她背后的努力教練都看在眼里。
“我是在2018年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公開賽時發現她的。”教練程益剛回憶,當時,小子墨被對手打倒在地摔得挺重,但她馬上站起來繼續戰斗,也沒有哭,看得出來很堅強,雖然最后輸了比賽,但留給大家的印象很深刻。“與其他女孩不一樣,子墨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好勝心強且吃苦耐勞。雖然訓練比較枯燥、辛苦,但她狀態總是特別專注。”
2021年7月,鄭子墨利用暑假的空隙進入浙江省隊集訓,備戰全國殘運會。與她一起訓練的都是成年人,對于當時未滿12周歲的小女孩而言,要跟上大人的訓練量十分不易。在杭州最熱的三個月里,鄭子墨每天都要奔波于訓練中心和家,直到賽前一天才停訓修整。
談及練習跆拳道帶來的收獲,鄭子墨直言不諱:“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提到對于自己成長的期許,她語調自信,“媽媽跟我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我想通過努力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可能。”
三次出征殘奧會兩次奪金
她舉起沉甸甸的國家榮耀
每一位勇敢挑戰的殘疾運動健兒,都是不斷超越自我的英雄。
為推動杭州殘疾人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杭州市殘聯挖掘和培養優秀殘疾人運動員苗子,積極向國家和省隊輸送優秀運動人才。在今年第16屆東京殘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高居金牌和獎牌“雙榜”榜首,其中杭州運動員穩定的競技狀態和心理素質,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最近,中華全國總工會決定授予王李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共青團杭州市委、杭州市青年聯合會決定授予譚玉嬌、王李超、徐海蛟、楊明源、蔡長貴、陳亮亮等6名同志“杭州青年五四獎章”。
31歲的舉重運動員譚玉嬌,已是第三次參加殘奧會,第二次奪得女子67公斤級舉重比賽金牌。她出生在湖南韶山,兩年前落戶杭州。
“7歲時生了一場病,我的右腿成了三級殘疾。”譚玉嬌回憶,那時的她自卑而膽小,“我想讓自己變得足夠好,不想成為家人的拖累。”
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13歲的譚玉嬌被舉重教練一眼選中,訓練一個月后就去參加湖南省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并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冠軍。這場比賽,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改變了她的人生:14歲轉學到湘潭市體校,正式開始舉重訓練;19歲被選入國家隊,參加人生中第一場世界級比賽;20歲轉會浙江,進步得更快更穩。
“2012年,我第一次參加倫敦殘奧會,當時我的左肩受傷,最終只獲得一枚銀牌。”不過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譚玉嬌內心只有滿滿的驕傲和自豪,“當你戰勝內心的恐懼和怯弱,舉出平時最好的成績,名次是水到渠成的事。”
這之后,譚玉嬌繼續投身訓練。從2013年開始,她將亞錦賽、世錦賽、亞殘會、世界杯賽、全國錦標賽、全運會女子舉重67公斤級項目上的金牌盡收囊中。
“我從一個上不了體育課的殘疾孩子,到如今成了殘奧會舉重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命運給了我艱難的考驗,也給了我足夠好的獎賞。”這些年砥礪前行,譚玉嬌舉起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和夢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國家榮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