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數字賦能引領智慧治水
湖州市德清縣下渚湖街道朱家村村民陳福亮日前像往常一樣,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打開手機,查看公眾護水平臺APP,然后根據上面發布的任務,出門巡查附近河道的水質情況。
“2018年以來,陳福亮已巡河2700多次,平均每天二至三次,是全縣民間‘河長’中的佼佼者。”德清縣“五水共治”辦工作人員嵇金松告訴記者,目前公眾護水平臺注冊人數累計已突破6.5萬人,活躍度保持在60%以上,民間力量成為治水工作源源不竭的動力。
今年以來,德清縣集成“河長”制平臺、公眾護水平臺、水行德清、河湖健康體檢等系統,整合升級為水環境管理“一張圖”2.0版,采取“綠、橙、紅”三色標識,建立河道健康狀況動態智能反應機制。同時,設立“公眾護水基金”,以生態綠幣方式獎勵護水突出個人,并與銀行合作,設立護水產品生態綠幣貸,以此增強全民共治、共護、共享的綠色概念。
據介紹,民間“河長”每一次巡河,最高可得20個生態綠幣,而每個鎮(街道)治水辦均設有生態綠幣兌換站,每百分可兌換價值10元的大米、食油、牙膏、香皂、毛巾等商品。
在鐘管鎮蠡山村,4.1公里長、220畝的蠡山漾以前是遠近聞名的“黑臭河”,如今縣水利局等部門已將蠡山漾打造成全國首條國家級示范河湖。居住在漾邊的村民張燕琴告訴記者,她以前是養豬大戶,現在是一名農家樂負責人。前年,她通過公眾護水平臺,成為一名民間“河長”,空余時就搶單巡河得綠幣。
除了搭建公眾護水平臺,鼓勵群眾廣泛參與治水,下渚湖街道沿河村還率先建立了村級“河(湖)長”工作站,設立“智慧河長”。近年來,德清充分依托地理信息產業優勢,運用遙感、GPS、互聯網、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對全縣1211條河道開展分類分級全覆蓋巡查,形成“治水一張圖”大數據,搭建起“水陸空”智能一體化的“智慧河長”體系,掌握水情動態,快速反饋問題,推動長效管理。
德清縣“五水共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依托大數據平臺建立日常監測機制,對公眾護水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形成上報、處置、反饋流程的閉環。同時擴大生態綠幣適用范圍,完善“公眾護水基金”自身造血功能,推動“水陸空”一體化智能管理體系,還群眾一個風景如畫的水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