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漁網(wǎng)”接上“互聯(lián)網(wǎng)”
“我叫朱良榮,是一名‘漁三代’,我的爺爺也好,父親也好,都生活在漁船上……”今年34歲的朱良榮,是湖州市南太湖新區(qū)濱湖街道小梅村人。與父輩們靠出湖打魚來養(yǎng)家糊口的境況不同,如今,小梅村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大學畢業(yè)后,朱良榮毅然選擇了回歸鄉(xiāng)土,在父輩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朱氏蟹業(yè)”的品牌。作為年輕一代,他想到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賣生態(tài)蟹,在南太湖畔租了個15平方米的店面,每年蟹季時,朱良榮還會進行直播帶貨。一年就有300萬元銷售額,盈利60萬元。
作為一名“漁三代”,朱良榮小時候也曾在船上生活過,雖然時間并不長,但漁民的生活卻讓他印象深刻。因為經(jīng)歷過,所以他從小就知道老一輩捕魚生活的不易,也清楚知道南太湖畔這些年來的變化。
“我爺爺一生都在打魚,在船上住了近80年,是小梅村最老一輩的捕魚人。”朱良榮告訴記者,他的爺爺朱洪洋今年已經(jīng)90歲了,在小梅村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啟動前一直以船為家,過著“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生活。
而當時他們生活的漁船長度僅有十多米,除去裝漁具魚蝦,一家七口都住在里面,在船上行走都需要一直彎著腰,水用的是太湖水,電是臨時搭的一種零用電,生活污水只能直排太湖中。
每天凌晨4點,漁民都會迎著朝霞出發(fā),因為漁具簡陋,每天只能捕到幾十斤魚,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撇開收入不說,出湖高風險也是老一輩漁民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
“從有漁民起,他們就沒想過能夠上岸居住,更沒想過會有現(xiàn)在這樣舒適的生活。”朱良榮告訴記者,2007年時,小梅村漁民上岸工程啟動后,爺爺?shù)谝淮巫∵M了安置房,雖然早已經(jīng)打不動魚了,但完成了從漁民到村民的轉(zhuǎn)變。
“再說到我爸,他雖然出生在漁船上,但已經(jīng)不算漁民了。”朱良榮說,父親朱玉林離開了生活二十多年的漁船上岸工作,之后又在南太湖畔開了家以船身為底的餐船,位于當時的“湖鮮一條街”,所用的食材則由村里的漁民提供。
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餐船生活污水直排太湖,加重了太湖的污染。2007年,湖州市對“湖鮮一條街”進行全面整治,需要拆除所有餐船。
“船一旦拆除,意味著家里的收入大大減少,父親很是著急。”朱良榮說,但想到太湖當時的狀況,還是第一時間響應政府的號召,主動配合拆除。
此后,“湖鮮一條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集觀光、餐飲、文化于一體的漁人碼頭,所有的生活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管網(wǎng)。
朱良榮的父親本已經(jīng)告別漁船了,沒想到不久后卻再次與船結(jié)緣,而這次他開的不再是小漁船,而是開著游艇帶游客領略南太湖的旖旎風光。
“接下來馬上蟹季了,我又要開始準備銷售生態(tài)蟹了。”朱良榮笑著告訴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