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區黃湖鎮“溪嶺溪事”專職調解“息事解紛”
一段時間來,在杭州市余杭區黃湖鎮活躍著一支“溪嶺溪事”專職調解隊,這支由近十名退職的村主任、婦女主任、鄉鎮調解員等“老娘舅”組成的調解隊,成為解決山區群眾糾紛和難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至今已協調處理糾紛30余起。
為什么要成立這樣一支“老娘舅”隊伍?黃湖鎮地處杭州西北部,是典型的山區中心鎮,轄區面積較廣,隨著城鎮化發展的加快,群眾反映問題的需求日漸增加。“村民的糾紛很多時候只要有威望、講公道的人出面協調,就能快速解決問題。”68歲的專職調解員潘惠萍對此深有體會。
潘惠萍曾經調解過該鎮青山村的一起糾紛。村民沈某與阮某因兩家之間的集體土地使用發生糾紛,沈某反應家里的絲瓜棚被損壞,阮某則表示沈某種植的作物并非其個人土地并已影響自家正常生活,兩家鬧得不可開交,甚至打算“對簿公堂”。得知消息后潘惠萍趕往現場,她一邊勘查現場情況,一邊穩定雙方情緒,查閱資料確定土地的使用性質后,通過2個多小時的釋法明理、耐心勸解,促使雙方坐下來和談,最終簽訂協議書握手言和。
“村民的很多糾紛其實并不需要上升到法律層面,如果把‘老娘舅’隊伍發展壯大了,就可以盡可能高效地把村民鄰里矛盾和難事急事解決在基層。”潘惠萍的話同樣也是黃湖鎮群眾的呼聲。
當前,黃湖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充分利用“溪嶺溪事”專職調解隊,聚焦民生小事,建立了“1+8+35+N”體系,即1個矛調中心、8個專職調解員、35個網格和N種力量參與的糾紛化解體系,進行分級化調解。
把群眾問題走深走實,也是黃湖鎮開展“民呼我為”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比如針對黃湖鎮中心小學家長反映的車位緊缺、放學時間交通擁堵等問題,“老娘舅”們聯合交警中隊、學校、村社和家長代表等多方論證,協力破難,最終在周邊“擬出讓土地”暫借用地1000多平方米,在校內外增設車位100多個,最大限度地滿足教職工和家長們的需求。
黃湖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鎮將黨史學習教育與“三服務”相結合,深化“老娘舅”們在群眾與政府間的“潤滑”作用,協助群眾解決各類問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服務的實踐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