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寧海:一家三代人,一顆紅心永向黨
“加班工作記得注意身體,今晚回家吃飯的話提前說一下,爸給你做好吃的。”一大早,徐勇剛趕到單位,父親徐祖進惦記兒子,抽空打去了電話。雖然兒子已經39歲了,還是一名基層干部,但是在父親眼里,兒子似乎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徐勇是寧波寧海縣農業農村局的一名黨務工作者,承擔著局里240余名黨員的黨務工作;他的父親,是躍龍街道東方經濟合作社的一名干部,目前參與合作社的建設工作;他的母親裘銀芳,則是寧海縣圣猴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從事農業農村工作。一家三口默默地為農村發展、鄉村振興做著貢獻……
“今年是我入黨的第十二個年頭,這么多年來,我一直遵循‘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的家訓,這也是我從爺爺、父母身上學到的黨員精神……”前不久,徐勇榮獲“寧海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在分享感想時,他向記者講述了一家三代身為共產黨員,一心為農的故事。
“農民的事就是我的事”
徐勇的爺爺徐昌盛生于1929年,今年92歲高齡,黨齡63年,前不久,他收到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爺爺經歷過戰亂、貧窮,從吃不飽飯到衣食無憂,他這一生都對黨充滿感激,總說這多虧了黨的正確領導。
徐昌盛年輕的時候當過生產隊隊長,帶領著隊員一心抓農業生產,筑過水庫挖過塘,忘我干活,經常一干就是十幾天甚至幾十天,吃住都在農田里,從不索取回報。他帶著大家靠勤勞擺脫貧困,上了年紀后,他關愛鄰里,積極幫助調解鄰里糾紛。徐昌盛總說:“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和別人爭,吃虧就是獲得。”
徐勇記得這樣一件事,是父親徐祖進說給他聽的。土地改革的時候,村里分房子,爺爺說他是干部,讓其他村民先選,等大家都選好心儀的房子后,才在剩下的房子里選了又小又偏的一層小矮屋,房子深五米,寬三米,爺爺奶奶帶著幾個孩子就擠在這間小屋子里,后來人多住不下,沒辦法只能在屋頂隔了個空間增加生活區。徐祖進回憶:“那時候我十歲,在屋頂空間走路都要彎著腰,根本站不直。”在爺爺這名老黨員身上,徐勇和父親都感受到了時刻以人民利益為先的黨員精神。
“助農工作更需要我!”
徐祖進有一個文件袋,里面藏著一本鮮紅的黨員手冊,還有幾本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上面詳細記錄著他多年來做村務工作的經歷。
2006年,徐祖進在公司入黨,三年后,他辭去收入較高的企業工作,返回農村投身建設,成為了躍龍街道東方經濟合作社班子的一員。十幾年來,村宅基地回購、村綜合商務樓建設、新冠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不論大事小事,都有徐祖進忙忙碌碌、四處奔波的身影。徐祖進常常告訴兒子:“幫助別人不是因為需要回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就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
徐勇的母親裘銀芳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有著25年黨齡,收獲了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好人、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無數榮譽,她一直致力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自稱“快樂的農小二”,總說她是農民的女兒,幫助農民使她快樂。
徐勇小時候,裘銀芳是長期工作在農業一線的業務員,聚少離多的日子不免讓年幼的徐勇無法理解,經常“質問”母親為什么不回家,裘銀芳愧疚地安慰道:“助農工作更需要我。”現在,裘銀芳是寧海縣圣猴果蔬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她依舊不忘初心,帶領“農小二”助農團隊一直奔走在助農、扶貧的路上。她還積極參加“蒲公英愛心慈善基金”活動,個人出資結對十余名兒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困難,有一個孩子在她家一住就是9年。
“投身三農時不我待!”
在爺爺和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徐勇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徐勇大學畢業后,選擇了基層工作,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2009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2年又投身農業農村工作至今。
“我是一名黨員,無論在哪里都要展現黨員的形象,彰顯黨員精神。”徐勇說。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他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加班加點是他的工作常態,他協助領導建品牌、組隊伍、抓管理,有效推進單位黨建標準化建設,單位曾獲精品黨建單位稱號,并連續多年獲評“黨群同心圓”先進集體。在新冠疫情防控、文明創城等工作中,他更是統籌兼顧,全力組織發動單位黨員干部參與,為疫情聯防聯控、農業穩產保供、農企復工復產、文明志愿服務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組織保障。多年來,爺爺和父母勤懇、踏實的生活和工作作風,一直默默鼓勵著他,讓他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堅定不移地在三農崗位上發揚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光榮使命。
一家三代黨員,使命接力傳承,從爺爺的感念黨恩到父母的無私奉獻,再到徐勇的堅守崗位,每一個故事都很平凡,但都是黨員精神的最好體現,都是他們無愧于黨徽,無愧于人民群眾的有力佐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