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av,久久久这里有免费精品99,欧美人禽杂交狂配小说网

消費“不見面”,權益要看見

張萍

2021年03月16日08:56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消費“不見面”,權益要看見

  客戶的人臉數據被隨意抓取,招聘網站上的簡歷信息流向黑市,老人手機里遍布安全陷阱、搜索引擎中出現違規醫藥廣告……今年央視“3·15”晚會著重曝光了數字世界中的消費侵權行為。

  在浙江,2020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收到的網絡消費投訴舉報增長26%,其中又以針對網絡直播的維權數量最多。一些傳統的消費安全問題,鏈接上互聯網風口后改頭換面繼續作惡;一些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則在誕生之初就伴生著風險。

  總之,網絡環境中新消費“不見面”的特征,正在快速向消費侵權的案例庫“發貨”。

  近幾年,我國平臺經濟迅速崛起。疫情影響下,傳統的互聯網電商之外,很多在線經濟、非接觸式經濟快速崛起,挑起了大梁。這確實澎湃著新經濟的動能,給民眾帶來實惠。但與消費場景從線下向線上轉移一道出現的是,消費維權的場景也在向線上轉移,其間暴露的新消費場景下的消費陷阱和維權難題值得關注。

  一方面,爽快“買買買”之后,遇到質量、服務問題,投訴并不簡單。維權的電話被不斷轉接,機器人客服說“車轱轆話”,后臺評價機制失實失靈,商家和平臺“踢皮球”……“不見面”的投訴渠道看似豐富,但有時形同虛設。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維權感受,恐怕是不少人的體驗。顯然,新技術不應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豎起無形網幕。

  另一方面,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快、體量大。消費者要面對的往往是一個個資本雄厚的龐然大物,明顯處于弱勢。而成長期的平臺企業“見風長”,模式千變萬化,法條難細化,監管難企及。互聯網上,遇到貨不對板、質量爆雷、虛假發貨、泄露隱私甚至威脅生命財產安全,都能得到回應解決嗎?這個問題需要抓緊破解。滴滴、貨拉拉的前車之鑒并不遠。

  科技發展的同時,不應出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更不能讓“不見面”的消費湮沒了權益的維護。3月15日當天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在肯定平臺經濟作用的同時明確指出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監管體制不適應問題也較為突出,要求加強監管、規范秩序、反對壟斷,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漏洞,督促平臺企業承擔商品質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責任。這無疑發出了有利于新消費場景消費維權的明晰信號。對一些新經濟企業而言,更需快速補上社會責任這一課,切實提高誠信度,真正為中國新經濟的壯大貢獻健康力量。

  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提振擴大內需而言,營造友好的消費環境,意義不言而喻。中國人的消費力驚人。這本是企業發展的“如意寶”,值得企業、社會和政府共同呵護。“3·15”,我們看似在為消費者維權吶喊,其實維護的何嘗不是企業自己的明天?

(責編:王蕭蕭、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