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不久前表示,目前,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18%以上,絕大多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保護,朱鹮、東北虎等近10種瀕危物種種群開始恢復,6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人工繁殖成功。
第十五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OP15)擬今年在昆明舉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代理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認為,中國所倡導的建設生態文明不僅僅是中國的美好愿景,同時也反映了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共同愿望。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與每個人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世界各國也都有責任保護其本國的生物多樣性,并應展開合作,以可持久的方式使用生物資源。但令人關切的是,一些人類活動正在導致組成生物多樣性的物種迅速減少。那么利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我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做了什么?
基因組測序:尋找中國純種綠孔雀
今年以來,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學學科組帶頭人楊曉君研究員開心了好久:他飼養繁育的幾個“寶貝”陸陸續續下了20多個蛋。這些蛋來得相當不易,這可是純種綠孔雀的蛋。為了“純種”二字,楊曉君和他的團隊努力了六七年之久。
“近年來,綠孔雀的種群數量在下降。上世紀90年代的調查和最近幾年的調查結果表明,下降趨勢是非常嚴重的。同時,我們也做了人工領養綠孔雀的調查,結果發現,領養的綠孔雀也沒有純種的了。”楊曉君說,種群數量的急劇下降,讓綠孔雀在中國境內面臨滅絕的危險,從而對我們的生物多樣性產生沖擊;而沒有純種的領養綠孔雀,也會對后續種群恢復造成威脅。
綠孔雀的危機不是個例。穆雷瑪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不是單一的,而是全方位的。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樣性挑戰。”她手中的報告顯示,現在地球上物種消亡的速度正在加快,有千余種瀕危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用新的基因組測序技術,比對純種與有其他物種產生基因交流的孔雀,比對國外同行公開的基因組數據,楊曉君團隊轉戰云南橫斷山和大小保護區,終于找到了六七只“寶貝”,并帶到精心模仿野外生境的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實驗室。“我們的保護和研究出現了一縷曙光,但離足夠多的種群間基因交流的目標還有不小距離。”楊曉君說。
事實上,生物技術是對現有的珍稀植物和動物進行改良。如今,不僅在動物學界、植物學界,甚至在原核生物界與真菌學界,無數中外科學家正在努力,試圖用生物技術拯救瀕危、極危物種。
“五庫一體”:保護野生種質資源的“諾亞方舟”
1992年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在這個公約中,生物技術被定義為“使用生物系統、生物體或其衍生物等技術,來制作或改變產品以達到特定用途的目的。”
在國家大科學裝置、世界第二大種質資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子資源庫的植物種質保藏中心和分子實驗平臺上,每天有近百位科學家在做著瑣碎、細微而又極其重要的工作。他們把從我國各地采集到的形形色色有花植物種子加以分類、清理和必要的加工,然后冷藏到零下20攝氏度的植物種子庫里或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
“這個資源庫的保存模式為‘五庫一體’,即以植物種子庫為核心庫,兼具植物離體庫、植物DNA庫、動物種質庫和微生物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樣性與基因組學團隊帶頭人李德銖研究員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70%的種子資源進入到植物種子庫,通過干燥和冷凍技術處理后長期存儲,同時為資源利用和科學研究提供材料;而植物離體庫的任務,主要保存中間性和頑拗性種子,以及難以用種子保存的植物,保存的材料包括試管苗、愈傷組織、塊根、塊莖、鱗莖、球莖、花粉、孢子以及微繁殖體或培養物;在DNA庫中,則篩選和鑒定了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功能基因;動物種質庫主要保存珍稀瀕危的特有野生脊椎動物種質資源,兼顧收集野生近緣種和特種經濟動物的種質資源;微生物庫則長期、安全、有效地保存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大型真菌種質資源,同時強調對放線菌和特殊生境微生物種質資源的收集。
“截至2019年底,我們已經在這座種子的‘諾亞方舟’里珍藏了10096種種質資源,植物類種質資源占我國植物總數的34.5%。一個小小的罐子里甚至可以裝2萬粒種子,他們可以有效保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李德銖說。
在動物種質資源方面,這個大科學裝置在短時間保存生殖細胞及胚胎細胞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目前從全世界范圍來講,動物種質資源的保存還存在很大的難度。“我們保存了6000多種動物DNA材料。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這些材料絕大部分還不能恢復成一個正常的生物個體,但可為未來的保護提供一種重要儲備。”李德銖表示。
人工擴繁:既保護物種數量又發揮經濟價值
白魔芋和云南梧桐,是我國金沙江流域的兩種特有物種,但由于種群數量小、生境狹窄、受人類干擾嚴重,隨時面臨滅絕危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帶頭人孫衛邦認為,白魔芋具有藥食兩用的價值,經過人工授粉,可大幅提高結實率,遠期看商業種植具有可觀經濟效益;而云南梧桐全身都是寶,尤其桐子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植株本身可做優質園林和景觀綠化樹種,經人工擴繁和有序利用,有望逃離瀕危的“苦海”。
“有的物種,我們不能把它圈起來或栽活幾個樣板就了事,不但要保護其種群數量穩定恢復增長,還要發掘其經濟價值和美學價值,讓其產生多重效益,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孫衛邦表示,他們近年來在漾濞槭、華蓋木等特有植物、瀕危和有重要經濟利用價值植物的保護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近年來,他們還將極小種群保護的理念和方法,推廣到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上。這與《生物多樣性公約》中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和公平公正分享遺傳資源的三大目標相一致。
“總的來說,由于我們的物種非常多,瀕危的物種也非常多,其中很多物種,我們沒辦法進行遷地保護,只能以劃定綜合保護區的方式進行。”云南農業大學教授董揚說,而有些物種,特別是一些根系發達的植物,比如說蘭科植物,還有一些極度瀕危的植物和哺乳動物,可以遷地保護。我們要根據不同的生物物種、不同的情況辯證施策,不可能采取同一種模式。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準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里辦APP,憑準…【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準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里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臺。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臺,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