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紅色資源涵養初心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并要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在這方面,尤其需要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用紅色資源涵養初心。
筆者先后兩次到甘肅省華池縣南梁鎮學習當年的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先輩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參與“記者再走長征路”活動,采訪紅軍在甘肅的英勇事跡。通過實地探訪,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穿越時空的力量,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紅色資源是共產黨人的血脈和基因。
華池縣南梁鎮,是當年的陜甘邊區政府所在地。當時被選為邊區政府主席的習仲勛,被毛澤東稱贊為“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在南梁寨子灣簡陋的窯洞里,習仲勛主導制定的“十大政策”以及《暫行條令十八條》《赤衛軍暫行簡明軍律》等制度,至今仍有極大的借鑒意義。人民日報社原社長、著名記者范長江曾到南梁革命根據地所在的甘肅慶陽一帶采訪,在報道中生動地寫道:“某縣長曾在合水以東召集民眾訓話,數次申傳,到者寥寥。而蘇維埃召集開會,則二十四小時之內,可以立刻齊集數百里以內之民眾。”這再次印證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鐵律。
在“記者再走長征路”活動中,筆者聽到這樣一個故事。長征途中,一個紅軍小戰士饑餓難忍,但是仍然保持不掉隊,身邊的首長給他饅頭,小紅軍指指自己背的袋子,說有吃的。沒走多遠,小紅軍倒地再也沒起來。戰友打開他的袋子,里面其實并沒有食物……沿著先輩們征戰的足跡,筆者經過甘肅省迭部、宕昌、岷縣、隴西、會寧等地,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熠熠生輝的形象感動得禁不住淌下熱淚。
歷史雖然漸行漸遠,但長征精神光照千秋萬代,它是我們共產黨人的重要精神源泉。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實地瞻仰、踏訪先輩們的遺跡、遺址、紀念館,那一件件帶有溫度的實物、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故事,一部部在艱苦卓絕環境中譜寫的可歌可泣的詩篇,能夠幫助我們身臨其境,使心靈得到洗禮,精神得以升華。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才不愧為共產黨人,才能讓我們胸前的黨徽永不蒙塵。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7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